读毛选知天下,今天为大家解读下《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一、写作背景
该文是毛泽东1937年7月23日撰写。原载1937年7月26日《解放》第一卷第十二期。195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对日作战。蒋介石迟迟至事变后十日才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对日抗战的方针。这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同时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已严重地打击了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和蒋介石所直接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就在这时,蒋介石政府仍然同日本继续谈判,甚至接受日本同中国地方当局议定所谓和平解决的办法。一直到八月十三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蒋介石在东南的统治地位已无法维持,才被迫实行抗战。
这篇文章便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37年7月8日向全国发出的号召抗战的宣言和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发表的准备抗战的谈话,是国共两党对卢沟桥事变的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宣言。
二、主要内容
整个文章如同宣言一般,言简意赅,论述较少,通过对两个方针、两套办法、两个前途的对比来宣扬,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方针, 号召全国的爱国同胞、爱国军队、爱国党派,一致团结起来,坚决地实行第一种方针,采取第一套办法,争取第一个前途,即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的前途。
三、对我们的影响
从这篇文章激情洋溢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结构简单、清晰、明了。适合作为宣传文章,让广大人民群众一看便知,一听便懂。很少的说理,仅仅只是对两种方针进行了对比(联合抗日、选择退让),进而产生两套办法,达到了两种前途,从而说明抗日救国的态度。在我们日常进行说理过程中,不妨也使用这种对比的方法,通过两种方案的选择,我们预计都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进行对比,从而说明最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