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个家(李宗盛)

我的三个家

李宗盛

------------------------北投家------------------------

这个发展迟缓的小镇

像是一件长辈送给你的旧毛衣;

明显的过时,却让人满心温暖。

若是遇到这样冬日的雨天,

雾总是先蒙住大屯山的头,

然后蹑手蹑脚地朝淡水河方向漫去。

我很喜欢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无所不在的,

淡淡的硫磺气味。

置身在其中始终让我有婴儿的感觉。

如同在母亲子宫中

被羊水包裹一般地让我感到安心。

……

我经常衣着丑陋走在街上。

我认为家乡的人

不会盯着我看的逻辑很简单:

写歌的不见得比卖小笼包的高明。

在这里我不是陌生人;

我是这小镇的孩子。

新的婚姻很好;

我并不在意我要带着一家老小

去一个几乎全然陌生的城市生活。

我从1990年代初就多次造访这个

因为改革开放而受益的城市。

2001年3月5日飞机在虹桥机场降落。

对于将要面对的生活其实我没有准备。

我从今年7月开始收拾,

准备在冬天来到之前

带年迈的母亲回到这个被荒置10年的家。

我开封之前留下的对象,

解开一个又一个

自己10年前亲手系上的结。

不断涌现的记忆

令归置东西的进展缓慢,

以至于整个夏天我都在做这件事。

这过程仿佛是一个时间、情感

乃至于记忆的一次缝补。

有些东西断了,

我得把它接起来才能在这屋子里往下过。

不过有些事是回来之前就先做了。

比方说……

那些担心再也接不起来的记忆,

已经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妥善安置。

那些可能会无法摁捺住的情感,

也都用理智好言相劝愿意安分了。

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我决定不买新家具,

能用的旧对象都要继续使用。

因为无论这10年发生了什么,

我离开这个家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上海家-------------------

在准备开始叙述上海生活时

我是这样想的。

居住在这城市

大约两年半的时光所发生的事,

相当程度地决定了

我接下来几年的人生样貌。

可写的东西很多……

我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别让后来众所周知的感情低潮

变成这一段叙述的主题。

我只需盘算好写哪些。

哪些略过不提,哪些草草带过。

而现在,我已经停下来好几天了;

这的确出乎自己的意料。

我给自己三分钟写下关于上海的联想……

看看还记得哪些。

漕宝路,虹梅路,桂平路,

虹许路,延安高架,直。

小仇,小周,小凤,小鸡,

爷叔,婶婶,彤彤,毛毛。

名都城,玫瑰园,月季园,

古北家乐福,星巴克,丁香花园,

上海中学国际部,

广播大厦录音棚,瑞金医院。

……

所有的线索显示上海时期的我

是个拥有大量时间却无所事事的人。

我跟那些蹲在桂平路上

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机会的民工并无二致。

我也的确曾经活得像一碗隔夜面条那样

缺乏光泽松垮肿胀。

如今我喜欢将上海的生活解释成一种试探,

当我事过境迁往回看,

它揭发了我不愿承认的懦弱

或提醒了我从不自知的坚强。

只是我当时不知道这两者对我都是好的。

2003年10月我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

我对即将发生的不幸浑然不觉。

搬往北京不久,

我第二次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北京家-----------------------

2003年10月中到的北京,

不久就入冬了。

我在刚装修完却供暖失灵的办公室里

冻得直打哆嗦。

跟上海一样,这个城市我几乎没朋友。

我弄不清楚东南西北。

而且北京大得让人心慌。

奄奄一息的婚姻招来周刊的狗仔队

架起相机在小区院子里守着。

我躲在工作室望着录音室全新的器材发愣。

我不知我还用不用得到这些器材?

我不知这城市打算怎么对待我?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糟透了的开始。

在北京,再大的事也终将显得微不足道。

我认真地这样感觉。

这样的理解,

对我往后八年半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几个月以后的一个寻常午后,

虽然我对即将发生的事已经早有准备。

可是当我签了字离开酒店

走进炙热阳光的那一刻,

我仍然打了一个冷颤。

法律上我已恢复单身。

我决定留下来看看人生能把我怎样。

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选择离开北京。

作为单身男人与单亲爸爸,

把原来要投注在卧房的精神体力

转移到厨房是明智并且必须的。

给孩子做饭带给我极大的乐趣。

其实更像是一种寄托;

让我不至于垮掉。


单亲爸爸与制琴师这两个角色

像两个锚将我牢牢钉在这片土地上。

在我察觉台湾来的朋友

开始要适应我的北京口音的时候,

我知道我确实已经适应了北京生活。

北京已经像台北一样

成为另一个我任何时候回去

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城市。

比起从前,

在北京的这几年我没怎么写自己的东西。

主要是我不知道几年颠簸的生活

要怎样去表达?又会怎样被理解?

所以我打算再放一放,

不着急写……

直到那一天也许更通透,

更圆熟了再下笔也不迟。

简单地说,

过去9年我们一家

在青年路的小区租来的公寓里

踏实地过着日子。

我把母亲接来同住

所以能多点时间陪她,

把娃娃带大然后看着他们离家念大学。

我经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

但是也走过来了。

我想我这一生

无论什么时候回想在北京的时光,

都将感到温暖与安慰。

2012年1月6日凌晨5点

于台北北投家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是iOS推送流程,这篇文章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iOS推送流程 而本文主要是针对的需求是在已拥有...
    SunnyEver0阅读 8,400评论 8 4
  • 当我装满行囊,带着父母的期盼离开故乡,我的余生就只剩下远方。 茫茫的远山隔着几条炊烟,在这清秋的早天雾气朦胧,隐约...
    柒木流言阅读 4,005评论 14 17
  • 07年底他作为交换学者去苏州大学短暂驻留。而她去了江油县农村的一所小学支教。起初的半年时光,她间或也还坚持的给他发...
    方天画戟117阅读 2,905评论 0 0
  • Verilog基本电路设计之一:单bit跨时钟域同步 (帖子链接:bbs.eetop.cn/thread-6054...
  • 家人之间,如何让他们体会到作为父母被尊重的感觉呢?礼数在这时候就出场了。体现在: 1.分享生活,留住感动。 2.逢...
    胡涂格格阅读 3,2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