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叙利亚的遭遇让我心有余悸,除了庆幸自己身在和平的国度,感恩自己有个伟大富强的祖国,心里深深为像叙利亚人民一样受苦受难的千千万万同胞们感到心疼和难过。恰逢好友推荐,闲暇时间,两天读完了卡勒德·胡赛尼著的《追风筝的人》,内心更是汹涌澎湃。
《追风筝的人》围绕着主人公阿米尔和他家仆人的儿子哈桑展开故事的。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睽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但阿米尔选择了勇敢面对,不再懦弱。不算很圆满但还不错的结局。读小说的过程一直都是压抑和气愤的,但越往后反而越明朗起来,虽然低落,但还是庆幸至少有美好的东西深藏心底。
说实话,我从小很爱看各种小说,各个国家的作家写的小说,但不太爱看美国作家的作品。就当当一个在大家眼里大名鼎鼎的海明威先生就让我不怎么待见。原因很简单甚至还有点在很多人看来觉得很肤浅,文章中动不动就出现什么妈的。说实话,我是一个对脏话反感到近似只遇上一次就立马没有好印象到深痛恶绝的人。在我的眼里,觉得自己喜欢的作品似乎也不该有这样的词出现,哪怕他在所有人的眼里是多么了不起。
但当我开始读《追风筝的人》,里面也有这样的字眼,但我还是被作者温暖细腻的文笔深深吸引住了。故事的确十分残忍和无奈,好几次情节都让我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残忍中又不失美丽,不失善良和温柔,令我荡气回肠。我读小说各种也好,老爱对各种情节评头论足,觉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无法无天的。但《追风筝的人》情节和语言的贴切到位,堪称完美,让我无从挑剔,大呼过瘾,好久没有读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小说了。
对好几个人物开始恨得牙咬咬,但最后还是恨不起来,竟然莫名的敬佩。比如阿米尔,比如看似泼皮无赖,坏到极致的阿塞夫......当阿米尔对哈桑遭遇欺凌时无动于衷和懦弱,我是气愤的,当阿米尔诬陷哈桑偷了他的生日礼物时,我是心痛的;但当他开始彻夜失眠,...我是欣慰的。当阿塞夫对着哈桑和阿米尔无理暴戾时,我是愤怒的;当他把拳头再次伸向孤立无援的阿米尔时,我都开始绝望了;但当他放过了阿米尔和索拉博,选择没有赶尽杀绝,我竟然瞬间就不可思议的原谅了他,心里竟然还莫名的有那么一丝温暖......
书中拉辛汗给阿米尔的信中有句“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正真的获救”我印象深刻。这样的“获救”不只是针对只是一时迷途但本质善良的阿米尔,对万恶不赦的阿塞夫同样适用。阿塞夫最终选择放过阿米尔和索拉博,也是得到了获救。
卡勒德·胡赛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灰尘,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我想《追风筝的人》很好的表达了作者想要向世人展示的东西,并且摄人心魄,直指要害。从这本书中的好几个人物身上,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即使是身处战乱四起,遭受不公平待遇,由天堂坠落到地狱,境遇再恶劣,可阿富汗的普通民众依然保持着美好,善良,正义。勇敢正义的阿米尔父亲,富有时就为有困难的人慷慨解囊,施舍街头的穷人,建恤孤院,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贫穷落魄时依然保持着铮铮铁骨,救柔弱无助的弱女子于危难绝望中。同样了不起的还有温情仁慈的拉辛汗,让从小一直努力向父亲证实自己的阿米尔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总能恰到好处的抚慰阿米尔无处安放的心,让他安心和给他力量,引导他再走上好人的路。善良智慧勇敢的索拉雅和温柔雅米拉阿姨......
同时也让我反思,如果没有战争,没有不公平的待遇,生活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这些善良的人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温馨闲适的国度被毁于一旦。不难看出,作者对祖国还是满满的深情,即使现在祖国支离破碎,乱象横生,硝烟四起。但书中字里行间,人物刻画,无一不显露出对祖国人民善良的申辩和维护。再怎么绝望,再怎么恶劣,再怎么贫瘠的土壤,都有美好和希望。
唯愿世界和平!
其实刚读完这本书时除了压抑还是压抑,慢慢的,越想越多,压抑慢慢被人性深处的善良光芒所驱除。把人性的脆弱和强大剖析得很透彻。“但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很有共鸣,有时知道做有些事很混蛋,很不该,很后悔,很自责,于是,慢慢的,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去做“好事”,来努力弥补由于自己造成的过失,如果你身边刚好有一个像拉辛汗一样的智者,引导你走上好人的路,那么恭喜你,救赎成功!如果你身边没有拉辛汗这样的智者,但你还是通过自己的反省,改变自己,改掉错误,也恭喜你,救赎更成功!
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欣赏了完美故事的同时,洗涤了我的心灵,也一定程度上救赎了我!不得不佩服胡赛尼的高明和细腻,可以很好的把对国家的感情通过普通老百姓的感情纠葛揉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小见大,实在值得我拍手称赞!
世界再纷扰,唯愿心底依然善良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