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杂譬喻经》
【原文】
昔有鳖,遭遇枯早,湖泽干竭,不能自致有食之地。时有大鹄,集住其边鳖从求哀,乞相济度。鹄遂衔之,飞过都邑上,整不默声,问:“此何等?”如是不止,鹄便应之。应之口开,鳖乃堕地,人得屠裂食之。
夫人愚顽无虑,不谨口舌,其譬如是也。
【今译】
从前有一只老鳖,遭遇到了枯涸干旱的天气,湖里的水都干了,湖底干裂了,它自己又不能找到其他能吃到东西的地方去。这时恰好有一群天鹅,集结经过湖边,老鳖哀求天鹅能帮助它渡过难关。于是天鹅便衔着它飞行到远方去。它们飞过一座城市的上空,老鳖忍不住闷声不响,于是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天鹅没有回答它。但是老鳖总是这样问个不停,天鹅只好开口回答它的问题。可是天鹅口一张,老鳖就落到了地上,人们便杀死摔得崩裂的老鳖,把它吃掉了。
有的人愚蠢顽固,没有头脑,自己不会思考,口舌不谨慎,讲话不合时宜,这个比喻讲的就是他们了。
悟
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了,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当说不说,不该说的时候却说了,自己却不自知,不以为然,结果造成悲剧,害人害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