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敢对一件事情,做深入细致的思考。因为,有一句名言时刻提醒我:“你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了。”每每想起这些,就为自己的浅薄而汗颜。
所以,我大大咧咧,我没心没肺,我自以为洒脱。可是,我仍然的敏感多情,有时甚至脆弱得不堪一击。
我,毕竟生活在尘世,不得已面临各种各样的琐碎,各种各样的烦心,各种各样的忐忑。
在这个清凉的傍晚,触动我心灵的是一篇文章,《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忽然的,一种悲凉自心头涌起,您是有多痛苦,又是有多豁达,把生死看得如此云淡风轻。
我想到的,只是:人生不得意,老了,病了,腿脚不灵便了,生活交际空间小了,寂寞孤独多了,精神支柱没有了……
总之,一个人的世界岿然倒塌了。如一头生病的大象,再也支撑不了它的体重。
所以,不得已,成了豁达。
试问,哪位老人不希望暮年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看尽人间最后繁华?
可是,那位叫陈思寇的老人,终究,走了。
人活着,似一棵树。
看似郁郁葱葱地茁壮生长着,忽一日,根断叶枯,再也寻不到来日的晴空丽日。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一直的,我不喜欢老年人暮气沉沉的气息。它让我想到了消失,死亡,生命将尽,白鹤归西。我不知道,这是对生命的敬畏还是嫌弃?是害怕还是躲避?
我宁愿,选择幼儿园那嘈杂的环境。因为,我能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看到红日初升。会联想到蓬勃,旺盛,葳蕤与繁茂。
年少时,有多么的新奇与快乐!会为商店橱窗里一只飘香的烤鸭垂涎欲滴,会为得到了喜欢的红衬衫欢呼雀跃;会脸上含泪却大笑。到后来,学会了沉默,学会了闷在心里。看到盘子里的烤鸭,感觉就是脂肪的存在,想起的是一只鸭生命历程的结束,是肉体痛苦的挣扎,是精神无望的拷问。渴望的却是,它们依然能畅游于青山碧水间,栖息于田舍屋檐下……
年轻时,会为学业发愁,为工作纠结,为情所困。成家后,为婆媳关系而揪心,为夫妻不能同时成长所困惑,为孩子教育而烦恼……当所有经历成为经历后,却慢慢变成一堆刻骨铭心的回忆……
我们,用其一生,在忙什么?
想想,便潸然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