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已经7点多了,天暗下来….
我们带着一盒盒印度甜品先去了我们最大的业主客户,之后又去了海外最大的印度EPC. 先后拜访了好多个印度客户,奉上我们Diwali的一份祝福。在印度EPC那里,感觉气氛最美好。因为是印度公司,整个reception和延伸进办公室的走廊都挂满了彩灯,地上和墙上都装饰得五颜六色,地上还燃着两盏灯,幽暗又神秘,人置身其中,不自觉地就飞扬起来。
我们先见的第一个印度客户,穿着普通的衬衫。
第二个客户也是,只是他的额头上点上了亮黄色。
第三个客户进来会议室,他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他穿着两件套的印度传统服饰,深蓝+浅蓝,长衫外面套上一个马夹,客户本身身材修长,这件长衫带给我文质彬彬的感觉。在中规中矩的办公室,看到这样一道风景线着实让我们有点儿小小的兴奋。正在我们热火朝天地聊天的时候,有一个人探过身子过来,带着一副眼镜,个头不高,圆圆脸,上一次,打过照面。他穿着一件带小碎花的粉色长衫,他个头不高,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的sweet,他的衣服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话题,大家热烈地讨论起Diwali的服装,讨论起印度和迪拜的购物体验,后来几个印度人兴奋地用印度语在交流….
我们本来是来给客户送祝福和糖果,临走的时候,他们送给我们每人一盒甜果,回去拆开来,有干果、有点心,很是精致,抵达心底的甜丝丝。
Diwali,称为印度的“万灯节”、“印度灯节”,也称“光明节”,或者“屠妖节”。耆那教、印度教与锡克教庆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节日。后来,印度光明节也被看作“内心之光”的庆典,一些佛教信徒也庆祝这个节日。这是印度教徒一年中最重要的节庆,很有些像中国的新年。听印度的客户说,在这几天,人们会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大吼大叫,没有人会管,甚至有人还会扔东西砸你。要想体验印度最传统的节庆,Diwali是最好的时候。
我没有见过那个场面,从网上约略找了一些描述,“在晚上,印度教的庙宇都大排长龙,善男信女点灯祈福、交换礼物、施放烟火。由于这个节日也被视为财富女神希拉什米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清洁,点燃蜡烛与油灯,等着女神降临。东印度的孟加拉人与西印度的古吉拉特人,都会在这一天祭祀代表繁荣与富裕的女神拉希米。”从这些描述中,似乎能看得见一幅热闹、兴奋又喜庆的节日画面,有那么点中国新年的味道。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和新招的印度女同事探讨了很多关于印度文化的差异。先不说印度和中国的差异,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差异也是天壤之别。如果没有通过这个印度同事的视角,可能我们一辈子都很难去体察出这些文化细微处的不同,比如印度北部的男性对于Diwali是慎重其事的,他们会和妻子一起准备节庆,而且他们会穿上传统服饰,而南部的男性则视之很平常,他们甚至连传统服饰都不会穿。他说完,我验证了一下今天见到的几个印度男性客户,还真的是这样,来自南部的客户就穿着很简单的T恤或者衬衫,完全没有一点儿节庆的感觉,那些穿着传统服饰的无一例外都是来自背部。还比如,印度南方的男人只喜欢印度食品,请他们吃饭只能印度餐,而北部的客户则更加开放一些,其他食物都OK。还比如,印度北部在用手抓饭的时候,只限于手掌和手指头,而印度南部是整只手在抓;还有很多这些小的细节,如果不深入其中,难以体会到文化的微妙。
做客户关系,如何做到心坎上,无非是走进他的语境和文化,和他共鸣。
加深不同国度文化的理解,用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体系去说服,相信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