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木:
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温度19度。太阳高高地照着路边的榆叶梅,也照着路边的行人,感觉行人的脚步都慢了。
趁着好天气,我去菜市场给悠悠猫买鸡肝,虽然它有时候不是很乖,但我还是要尽一个好主人的职责,给它补充营养。
好天气很容易有好心情,感觉卖的菜也格外新鲜,我后悔没有拿小车来,只好少买一点。在市场最外面一个小房子前有个卖柴鸡蛋的老太太,以前我总在她那买鸡蛋,但春节过后就没再看见那个老太太。
第一次没看见她的时候我还想,可能是她的鸡蛋卖的好,早早收摊回家了。老太太鸡蛋的确卖的好,鸡蛋个头大,价格也不贵,煮出来的蛋黄金黄色,颜色既不夸张的深也不可怜的浅,正正好好,就是小时候吃的鸡蛋的颜色和味道。老太太天天骑着三轮车拉两箱或三箱鸡蛋到菜市场,搬个小马扎在小房子前一坐,不用吆喝,总有老客户来买,卖完她就收拾回家。
以前我买鸡蛋的时候和她聊过,她说她七十多了,和老伴在郊区有一块地,以养鸡,卖鸡蛋为生。她有儿子,但不和儿子一起过。我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子一起过,她便严肃起来,“不和他过,光吵架,他看不上我!”
“现在多好,自己养鸡,这些鸡蛋都是我养的鸡下的,我在这卖好几年了!”
我有些诧异她的儿子怎么忍心让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自己养鸡,又出来卖鸡蛋。都说养儿防老,这儿是养大了,怎奈他不养老啊?
乌鸦尚且懂得反哺,小羊也要跪下来吃奶,作为一个人,感恩、报恩是最起码的道德,赡养自己的父母,那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吗?为什么不愿意赡养自己的父母,并且做出很多恶毒事情的人比比皆是?有的嫌年迈的父母麻烦,撵到猪圈里睡;有的为了抢占房子,把父母撵到大街上;还有更多打父母、骂父母的视频流传于网上,想起来不寒而栗。
我们的祖国是礼仪之邦,忠孝礼义廉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父慈子孝是每一个家庭应该呈现的状态,可是现在社会,对有些人来说,儿子不啃老已经是偷着笑了,还想靠儿养老,简直不要太天真。
象老太太这样,身体健康,还能自力更生的老人,儿子尚且不管不问,如果不幸老人卧病在床,需要人伺候,儿子能顶上用处吗?对于那些老人,他只能请个护工什么的,这已经算是最孝心的安排了。
有人说,中国人的生活压力太大,特别是一般平凡男人,如果想要在30岁之前娶老婆生孩子,那就得准备房子,车子,票子,而这些仅靠刚毕业几年的小伙子基本不太可能赚到。怎么办?只能靠父母拿出一些存款支持。
老人帮着结婚成家带孩子,孩子的孩子长大了,老人也老了,却要被踢出家门自力更生,这算是礼仪之邦的作风吗?
其实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都有提到孝敬父母这一点,学校也注重孩子们的道德品质教育,开设礼仪教育课程,为什么还是会有各种不孝的事件发生呢?
回想一下大多孩子走的路,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象上班一样,把各种行程安排的密不透风。有的家庭因为看孩子问题各种闹意见,在孩子眼里,照顾他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切都得以他为首。
再大点上学了,要开展二课,要上兴趣班,要学各种技能,孩子累,家长也象个保姆一样,拎着大包小包跑前跑后。无形中,给孩子的感觉还是一切都得以他为首,只有他是重要的。
上了高中,家长更是得有一个全职陪伴,要增加营养,要疏导心理,还要接送。怕不好好学习,怕累坏身体,不敢深说,不敢不说,小心翼翼陪着,反倒让孩子觉得他们很委屈,很累,很无奈,动不动就以死相逼。
有时候我觉得大人就要做大人的事,孩子就去做孩子的事,不能一味地迎合孩子。要引导孩子们从小有一双真、善、美的眼睛,不断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但不必要非得去课堂,去大自然不是更好吗?
教孩子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同伴、感恩父母,让孩子从小有一颗爱世界的心,多参加公益活动,而不是在课堂死读书。让他们去父母工作的地方参观,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生活的不易,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才可以成为赡养父母的一代新人。
唉,我在这感慨半天,其实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也不知道老太太家到底怎么回事?我从菜市场出来,经过那个小房子,还是没有看到老太太,很是惦记,毕竟她岁数大了,可能她或者她老伴谁有不舒服吧,希望他们都能健健康康的,希望能早点看到她。
中午回来给悠悠煮了鸡肝,它激动得“喵喵”直叫,摆好姿式,在猫食盆前坐好,尾巴也收收好,埋头吃鸡肝。没良心地,吃饱了不要吵我就好,我对它也就这点要求了。
合子
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