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善生阅读馆。安仁读书会第九次活动。与南风读书会的书友们相聚一起。
不写点什么觉得难以安睡,怕内心那种激荡将无存。可是又觉得自己实在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所听到的和我所想到的(恩,就是不可描述)。那些平整的妥帖的深邃的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却都是使人无比迷恋的句子从安仁老师口中缓缓说出的时候,我只是惋惜自己的笔记得不够快,惋惜自己的脑袋有点反应不过来,以至回程坐在汽车里有一种内心的满足感又有一种身体的虚脱感,仿佛经历了800米长跑。
第1米的时候,安仁说,人,作为生命,与自然感通。
第2米,惊奇感是人思考的原动力。
第3米,所有的事物背后都有终极的原因。认为事物都有原因是巫术与科学共同的基础。
第4米,儿童诗里的错误归因。
第5米,万物有灵。然而万物被谁主宰?
第6米,主宰的主宰又是什么?人类因此进入形而上的哲学世界。
第7米,从万物有灵论到多论论逐渐过渡到一神论。这个神,哲学家叫本体或者道,科学家叫大一统理论。
第8米,宗教信仰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来那个时代是美好的时代。苏格拉底时代。孔子时代。
第9米,科学的发展如果单一发展数理分析,抛弃博物学传统,很可能会导致人类自我的迷失。
第10米,人类通过具体的事物研究上帝。继而,哲学家又思考,上帝又是什么?
第20米,人类从博物学进入到现代科学的研究。
第30米,炼金术背后的意识是:世界的运转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被认识,认识以后可以被运用。
第40米,博物学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当成一个生命来研究。
第50米,剥离现象,才能走向认识的深入。
第60米,原始人的巫术,哲学家的思辨,科学家的分析,都是想要寻求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第70米,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第80米,古希腊时,人们觉得“头脑可新”而“经验不可信”。
原谅我无法写到800米,因为来不及记,也来不及反应。
惊奇感,是人思考的原动力。因此听到安仁的主题是“儿童诗和科学史”,那一刻的惊奇直到活动结束依然还在。
用科学史来解读金子美玲的诗歌,或者说从金子美玲的诗歌里去印证人类的科学发展史,的确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别有洞天。它提供一种新的角度,新的路径,很创新,很新鲜,也很好玩,但安仁老师也承认这不是读金子美玲诗歌的最好的方式。或者当这样解读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放在了科学的发展历程(这的确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和领域),并且也在诗歌里诗句里甚至用词里找到了实证,这很奇妙。(我不知道安仁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如何发现这种独一无二的解读方式的。)我想找到赏读儿童诗最好的方式,最切合的方式。
活动现场也一度提到了教育,孩子,童心,诗性的话题,李大菠萝又拿出三块砖头一粒汤圆一个地球的故事广泛听取大家意见。
我们爱孩子的纯真,可是长大的还在乎自己是否该纯真吗?或者我们也无法让自己永远保持纯真,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学会”,学会一些“有用的技能”。
我们喜欢孩子,甚至希望像个孩子,可若真的像孩子那样活着却往往会受伤害。
因为,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乎孩子的。
它比你小比你矮比你弱,成人们很容易高高在上“欺凌弱小”的,毕竟他们对于成人不存在危险和威胁毕竟成人们始终觉得世界是自己主宰的而不是他们,至少目前不是。
可是,成人和孩子,孩子与成人之间,其实并不矛盾,也不会全然断裂,而或许可以连接。安仁老师告诉我,所谓的成人世界,大多是指体制化的世界。你想要让这个世界接受,那就必须迎合这个世界,迎合这个世界,就要丧失自我。所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做个孩子一样的我,还是做一个成人一样的我。而在于自己能不能从一个儿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