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经常会让你反思:自己之前是不是像个小丑一样上蹿下跳?
一旦这杯冷水泼到脸上了,你越努力就越怀疑自己。它会像流氓软件绑定的弹窗一样,时不时地跳出来,打断你的心流,久而久之,什么心理建设都不管用,信心动摇了,大厦将倾。
「选择大于努力」是一句带有陷阱的废话。
选择是什么?试卷上ABCD四个选项可能会有对有错,在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所有选项都摆在你面前,只要大笔一挥。
我们面临的选择通常不止ABCD,即使我们认定了这道题选A,也不能只在括号里填个字母。
若仅仅如此,事情还算比较简单。
人最大的幻觉就是以为自己有得选。
举个例子,小明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他总认为是自己当时专业没有选好,但事实上,他的高考成绩只能让他在自己的母校里选择现在的专业。
那么,把时间往前推,如果他当时选择另外一所分数要求比较低的大学,选择另外一个专业呢?
首先,在小明及其家人看来分数要求更低的大学显然会更没有竞争力;其次,小明和他的家人所拥有的认知,不支持他们去作出这样的选择:牺牲上「更好」大学的机会,去「较差」的大学学习未来可能更具有优势的专业。
那么,再把时间往前推,如果小明在读高中时更加努力,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首先,这应该已经背离了「选择大于努力」的命题;其次,小明在高中的学习成效,并不仅仅是他「更努力」就能改变的,学习成效与小明的自律程度、专注程度、理解能力、规划能力都有关系,而这些能力,都是由他之前的人生所决定的。我们不可能让一个从未跑过长跑的人一口气跑完马拉松,同理,要为一件事情持续的付出努力,也不是打个鸡血就能办到的。
这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举动,和他的认知是相关的,而他的认知早已在之前人生经历中确定。
由此看来,我们每一步的选择都已经被我们之前的人生给安排好——「光锥之内,皆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