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选择面前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不愿意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而这样的恐惧会让人把选择权交给别人,而自己则失去了一次锻炼“选择能力”的机会。于是这种恶性循环便开始了。
七年就是一辈子。仔细回顾一下,你在上一辈子曾经错过了多少锻炼机会呢?
留言1: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日常需要练习,然后还要认识自己。这样的日常还会轻松吗?
李笑来:偶尔会听到别人问我:
每天想那么多不累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就好比你去问一个爱玩游戏的小伙子,每天打游戏不累吗?估计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
思考本身也许并不轻松。但是把一件事情梳理清楚,把一个概念真正搞懂,那时候的畅快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这就好比那些喜欢跑步的人,尽管跑步的时候会有些疲惫,但跑完之后感受到的舒爽会让他们爱上跑步。
所以我的文章本身也是在还原整个思考的过程,希望能够让大家也体会到相应的快感,并且激发读者自行思考的欲望。
只要你真的感受过练习思考的快乐,就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痛苦了。
留言2:太棒了!选择其实决定了某个人在某一阶段注意力投入的领域,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选择的方法论:添加必要的条件,我们其实已经尝到了它的甜头了, 只是自己还没有总结。
李笑来:我们总在提“珍惜注意力”,我这周的话题则是让你更有效地发挥注意力的作用。
这就好比你刚来到健身房,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方向的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渐渐适应这种锻炼。而现在你需要针对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如果你能够通过添加必要条件,筛选出合适的方向,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还有就是:一定要及时总结。
不论你是尝到了甜头,还是尝到了苦头,都要及时把它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们重蹈覆辙。
锻炼选择的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耐心。
留言3:罗列筛选条件时:世界观若狭小,罗列的筛选条件的数量、质量就受限制;人生观中若没有追求,罗列的筛选条件就很难有什么质量;价值观若扭曲,罗列的筛选条件可能就是错的。
李笑来:你的价值观会影响筛选时所添加的必要条件,而通过这些必要条件所选出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价值观。
所以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我们努力要做到的就是让她尽量能够不停地正向循环。
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记录每个选择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一环节犯了错,进而有机会纠正错误。
其实你只要记录,就会不停发现自己的问题。哪怕是上个月的笔记,你现在拿出来再看,你会觉得当初的想法确实“欠考虑”。
这就说明你在这一个月内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进步。这样的循环只要进行几轮,你就相当于完成的思维的升级。
留言4:当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很焦虑,因为选择意味着承担后果与风险。同时,选择一旦做出就意味着付出,之后才可能有回报。所以,无论任何选择都是难的。
李笑来:
其实很多人迟迟拿不定主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不愿意承担后果带来的风险。
有时候这种恐惧感甚至会让人放弃选择,而将这种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让他人左右自己的命运。
但实际上,不论这个选择是由谁做出的,最终承担后果的人都只有你自己。所以为什么不好好打磨自己的思维能力,自己来做这样重要的选择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知道你想要什么的人只有你自己,所有其他的人包括我在内,能够给你的只是建议和参考,最终下决定的人只有你。
我总说七年就是一辈子,如果你在上一辈子过多的依赖别人去做选择,我建议你在这一辈子里不妨试着自己来做一些选择。
留言5:我有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遇事爱纠结,总想占尽各种优势条件,总怕吃亏。
李笑来:
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占到所有的“便宜”。这是人性,不必纠结。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是双向选择的,你想要的它未必给你,因为它也想要“占便宜”。
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意识到自己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并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
而有一些亏,其实是你为了得到另一部分好处,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一点亏都吃不得,那样反过来你可能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在这种“吃亏”和“占便宜”的博弈中,你会逐渐明确一个问题:
什么对我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只有这样的取舍,才会凸显出某一样事物的价值。你也才能够在关键时刻,真正知道应该如何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