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说在想做小生意,但是从来没有在自己的身边发掘赚钱的机会。
比如:
我们都知道少儿培训,才艺培训生意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去跟身边有孩子的父母聊天,你发现他们不自觉的就会想要培养一些孩子的才艺,不管是看书,画画古筝,或者说是运动。
今天有一位父母跟我讲述了一个画面,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小学2年级,跟自己的父母来家里做客,找到一个角落有插座的地方,连上充电器开始玩游戏,非常投入,别人跟他说话也完全影响不了他,看着小小年级就带上眼镜的孩子,你猜这位主人对有什么心理想法?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刚需: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即使现在培养孩子的一些才艺,以后不能当饭吃。但是至少以后孩子不会怪罪父母,为什么当初你们没有多培养一点才艺,我身边的朋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不会意识到,当初你在玩游戏的时候,你的小伙伴们在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学习这些技能。
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在玩游戏的同时,一直催促孩子去学各种东西,试问,你做好榜样了吗?你给自己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了吗,让他也表达一下看法?
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早教,其实后面变成了父母找到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玩游戏的借口,你没有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你怎么能塑造孩子的行为呢?
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说:现在的市面上有太多培训中心了,各式各样。如果你也是这种想法,那说明你可以安安心心上班了。因为你调查过整个城市,或者你周边有多少培训中心吗?什么类型的培训项目最火热吗?父母为什么想更想让孩子培训这样才艺?还有没有父母想让孩子培训的才艺项目,但是你所在的城市没有呢?
如果你能够慢慢养成这种思维,并去做,那说明离你找到属于你自身的机会就不远了。
透露下上面的那对父母,生了两个女儿,报了古筝课,一年2万多。现在在思考小学3-4年纪开始报英语课班。
另外一个经历:
最近听了太多女孩子被渣男伤害的例子,还有很多自己身边的男性朋友都找不到伴侣。你就大概可以知道为什么微博上的情感博主这么好赚钱,随随便便写几句关于两性,情感的认知,就可以给自己安上一个情感专家的名头出各种情感培训课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付费呢?这些用户真的那么缺爱吗?或者连看起来这么没营养的课程都去上吗?他们只是想给自己在多一个机会,也许他们觉得再努力下就会遇到真爱。
每个人最终还是需要陪伴的,因为中国的社会,太容易问到跟这些相关的问题了,随着年纪越大,这个频率越高。
如果你是一位对于两性关系很有经验的人,你是不是可以在微博上或者文章中分享一些你对于此类的看法,或者说你身为一名男性,对于这名男性渣不渣是不是有非常明显的感觉,或者就像女性说的 ,只要两个女的互看一眼,就会大概判断的出这些女的是不是绿茶婊。
这些都是你的技能,你要相信有很多人需要你的帮助。而且你是真心想要通过这些去获取你的用户,很多时候你需要的是一个渠道,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有些问题,找一个局外人分享一下,有些主人公就会发现里面的问题了。
看到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做情感博主很难吗?你需要的是发表的意见,或者选择倾听。这些技能对你来说难吗?其实不难。从中可以寻觅到的机会是不是就从身边从发现的呢?这些技能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能掌握呢?最后要做的是什么,就是积累,现在的微博,微信红利都过去了,还有什么红利呢,抖音。但是无论增长多块的红利,都不可能因为你就发出一两次声音,就能找到那些懂你的用户。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个可行,你是否愿意去做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去学习做一个情感博主,去学习这个领域最大的大v学习他发的微博的内容,评论里的粉丝的反馈,然后用最蠢的方式去找评论里面的粉丝私信,让他们可以尝试看看你的微博,看看你的观点呢?
这些是不是就是可以尝试的小生意的点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