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刚赏完月,今夜我们来随便聊一聊星星。
在诗歌中,星星是不可或缺的意象。我们今天看到的星星,早已不是女娲看到的星星,也不同于亚当和夏娃凝视过的星星,千百年来,守夜人、思乡人、有情人......早已用自己凝视用各种迥异而又相似的情感将它填满。
最温柔的是柏拉图——
我希望化为夜晚
这样我才能用数千只眼睛看着你入睡
比较恐怖的是切斯特顿——
我不会活到老得看不见壮阔夜色升空
天边有一片比世界还大的云
还有一个由眼睛组成的怪兽
较为纯净的是顾城——
我看见一颗非常小的树
拼命的向天空生长
它拼命的树枝
戳穿了天空
露出了几缕天光
我们把那天光叫做星星
......
这些是诗人附着在星星上的比喻,就像我们小时候会躺在草地上想象这朵云像什么,那朵云变成了什么。阿根廷诗人卢贡内斯觉得别的诗人引用的隐喻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他就想尝试一下,发明几个关于月亮的隐喻,结果他想出了好几百个。在诗集《感伤的月历》的序言,他说,每一个字都是死去的隐喻。
作为隐喻,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星星在电视剧里出现的频率比现实中要多,小时候看电视剧,电视里的长辈安慰孩子节哀,十有八九都会说,逝者是变成星星了。这样想想也不错,我们需要的往往就是一个解释,我们需要的往往就是相信一个解释。
偶像剧中,男女主感情初定时,最常用的约会邀约是:“我们去山上看星星吧。”然后往往会出现两人躺在草地上,枕着头,一起谈天看星星的场景,夜空中星大如斗,少男少女的眼睛明亮如星辰,两人在星空下畅谈人生。现在的电视剧倒是很少看见这样的桥段了,夜空中也只剩缪缪几颗星,微弱如豆,渐渐隐在灯光中了。
再说起有关星星的神话,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可能要排在首位,王母的玉簪一扔便成了银河,小时候总觉得不可思议,长大后读到古希腊神话,银河是天后赫拉的乳汁溅洒在空中所致,英语中将银河称为Milky Way(乳汁路),更是叹为观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句话,“白天,大家生活在地球上;夜晚,我们存在于宇宙中。”头顶上的星空总让人不由产生追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样度过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火让人的生活方式进化,星星让人的心灵净化。当我们遥望远处的星空,其实就是在回顾久远的历史,一些遥远时段的宇宙。
困惑迷茫的时候,大多数人喜欢仰望星空,似乎头顶上有星空照亮前路,才能脚踏实地虎虎生风。更多的的时候,仰望星空是个念头,读到一篇文章、听到一首音乐、偶尔想家时、偶尔思索人生时,只要抬头,它时时都在。
古人对世界的说法很有意思,用“十方”来形容世界的无边无量,把世界叫做“十方世界”,也有人译作”十方人间“。
《千字文》中也开篇就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个世界有多大呢,这个宇宙有多大呢,大到那么多星星都照不亮夜空。
爱伦·坡在《我得之矣》中写道:“星星是连续不尽的,然后背景的天空将呈现一致的光亮,就像银河所显示的——因为不会有绝对的点,在那所有的背景中星星将不复存在。”这是星星照不亮夜空的解释之一。
也有其他解释,比如奥伯斯提出的,尘埃和气体阻隔了星光;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解释是“红移”,就是说,遥远的恒星和星系因为宇宙的膨胀,正在以很快的速度离我们远去,发出的可见光的辐射都移到红外波段去了。
换句话说,夜空已经被星星照亮了,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
就像阳光永远明媚,只是有时候被云遮住了而已。
就像生活永远无辜,只是有时候被你蒙上了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已。
愿你的心中有个夜视仪,时时照亮前路,照亮头顶的星空。
愿你孤独时会想起,你的每一个漆黑的夜晚,都有数千只星星陪你入眠。
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