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能看出一个人的情绪,沟通的时候避免使用情绪化的文字。
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能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是高兴、悲伤或者兴奋。
其实,文字也是一样,如果在文字中用了情绪化的词,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对方的情绪。
【背景】
同事A写的某需求的测试用例,原本也是A继续执行案例。
因为工作调整,A被分配负责另外一个新需求,原来需求的用例执行被分派给同事B执行。
B在测试的过程中,对个别用例的测试步骤描述有异议。
B查看了原始需求,但还是有疑惑,认为是测试步骤写错了,于是把自己的理解发在内网群和A确认。
B觉得应该修改测试步骤,A觉得本来就是按照需求写的不需要修改。
双方开始争论起来,都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
在双方沟通的过程,A发了“你自己看着办”这么几个字。
我在群里看了他们的沟通过程,发现再这么下去这个问题根本不会有结果。
于是在群里提醒他们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语气,气氛才逐渐缓和。
其实在之前,同事A在群里沟通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带有情绪化的文字。
【分析】
"你自己看着办",六个字单独拿出来读没有多大问题。
但是代入到交流场景里面,用这几个字结尾,就有情绪化,容易挑动对方的情绪。
“你自己看着办”会被解读为“这已经不是我的责任,你想怎样就怎样,怎么办是你的事,我管不着了。”
我们可以假想俩人是面对面交流,对方说着说着,最后说一句“自己看着办”,自己听到后是什么感觉应该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这个时候再去沟通,往往是达不到效果的。
还有就是类似的“你爱咋咋地”也是同样的情绪化文字。
【解决】
沟通的时候,就事论事,不带感情色彩,尽量避免使用情绪化的文字或者符号。
有的人和人发文字或者口头沟通的时候,喜欢带一个“啊”字,比如“这不是我负责的啊”、“已经跟你说过好多遍啊”、“你怎么还是不知道啊”。
有的可能会后面跟三个问号或者三个感叹号。
看到这连续的符号就好像对方已经站在眼前耳提面命的说教。
其实,工作中有矛盾和冲突都是很正常的,对于一些事情,每个人的理解会有些差异。
有事说事,有话好好说,说话减少情绪化,会更加有助于沟通和解决问题。
不是这么一个词,叫做“和气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