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营六大目标:读好书、见牛人、勤写作、爱分享、重践行、常利他;初入读书营,这些都可以倒背如流,现在半年已过,还有几条能刻在心里呢?
对于此次主题营申请,我不再赘述,因为完全没有经过任何纠结,就直接加入。这个改变,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映射了我内心的成长与蜕变,那是坚持初衷的愿望,是各种割舍的勇气,是渐入佳境的宽慰。
读好书,长见识
读书营,以书会友,共同精进。共读营,相同素材,万千思路。
《见识》一书,答疑解惑,我的思维得到开拓,局限获得突破,方向越来越清晰。
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再焦虑,不再慌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来自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来自于父和母安康舒缓的生活;来自于我和他步调一致的统一;充盈在自己井然有序的状态中。我相信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感远大于物质丰富的满足感。我是如此坚定又是如此享受。
增长的见识来源于读过的书籍,走过的路途,看过的风景,人生智慧由此凝结,最终印在了我的心里。
见牛人,交朋友
这个见,是线上的相见相处。我必须要浓墨重彩的聊聊我的两个伙伴。他们给我力量,伴我前行,助我成长。是我心目中的“大牛人”。
组长培然,与他相遇,何等幸运,一起工作,更是荣幸。他的行动力、看文能力,点评功底、还有写作水准,都让我深感佩服。他为人谦和、彬彬有礼,贴心备至,做起事情来却是雷厉风行,效率极高。本期主题营第一天,他就拔得头筹,率先拿下一枚最佳勋章,用事实说明实力。除此之外他还抽空点评很多文章,建议多过赞美,极致反馈。他积极分享写文心得,创新写作的理念更叫人耳目一新。利他的品质在他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另一位小仙,我是第一次与她合作。她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新手,各种谦虚。但她最赞的是绝佳的鉴赏能力,经常和终审组的眼光不谋而合。这几日,遇到组长有事的时候,我俩的模式就是小仙选文章,我来打磨点评语。任何优秀文章都逃不出她的法眼。很多最佳出自她的推举:老王、培然、小圆子、丢丢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写作上她也很努力,每天都把自己的打卡文章发到我们的小群,让大家提意见。我试着给提了几次,她都按我说的修改过,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在共读营第八天得到了优秀勋章。天道酬勤,活脱脱说的就是小仙。
牛人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咫尺。他们值得我好好学习,真心对待。
品好文,醉点评
身在点评组,工作关系让我有得天独厚的好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文章。十天密集的工作任务让我的文章鉴赏力、文章阅读力、语言表达力、文字书写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的看文速度,由原来的老牛拉车,到现在的一目十行。虽说慢工出细活,但我的快并没有影响选文质量。不少的优秀、最佳也都饱含了我甄选的心血。
好文章搭配好荐语,双剑合璧,方能冲出重围,登顶最佳。
点评语的精打细磨,耗时费脑,每天的推优最多也就半小时,但是斟酌点评语,我们至少都要花费1小时。因为必须配得上老铁们的优秀。发掘优点,突出亮点,斟字酌句,都是我们的日常写照。
基于这种“工匠思维”,我的点评语逐渐显山露水,自成一派。共读营期间,我不仅收到了最佳作者(小圆子)的亲自夸赞,还得到了点评小组成员的肯定。这是点评身份的重大意义,必须记录。
勤写作,多思考
共读营的打卡制度,逼迫了每日输出的习惯。早在开营期间,我就心里暗暗定了目标,希望本次10天中文章能进入提名。上次的打卡实践,我对于顺利完成任务胸有成竹,所有内容都是提前完成,或者是利用碎片时间先在脑子里构思好框架,真正编辑的时候就不会有搜肠刮肚的难受了。
写文顺畅了,时间也充裕了,我吸取上次写完直接提交不管的教训,会在提交前将文章通读多遍,修改笔误以及标点,再对文章细节进行修改,斟字酌句,特别是在表述上,尽量做到精炼准确,对仗工整。论述上我利用精要主义原则,突出重点,不贪多,但求精。并对事例的描述做了精心的安排,务必切题,不该出现的冗杂内容全部删除。
所以,结果怎么样了呢?10天,我共获得3次优秀勋章,1次最佳勋章。
事实胜于雄辩,用心付出,拥抱收获!
爱分享,助成长
醉心点评,让我收到了@木兮的邀请,希望我能对点评工作进行一次分享。我寻思这是好事,不仅可以和组内伙伴切磋探讨,还能向全连老铁介绍心得,让他们也能走进点评并参与其中,绝对是利他利己。
我利用半天的时间,极其认真地准备了逐字稿,就选文标准和写推荐语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说明,让我惊异的是洋洋洒洒4000字竟也不是太费心力。同时针对上次@啊,小鬼大大对我语音分享提出的建议,做了修改,调整了语速,改变了语调。我最终还是以语音形式做了分享。有句话说,折在哪里,就从那里开始。我不再惧怕,反而更期待反馈。
看到大家满满的称赞,我特别满足。原来我也可以如此美好。
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出在哪里。
树立目标,不忘初衷,精益求精,然后如愿以偿。
这就是我的故事,简单而真实。
如若喜欢,请留下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