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发布于:2016-2-17
为何印度有最多的国际人才
将从这三个现象来分析:
三个现象:
软件出口化,电影风靡化,人才国际化
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最近 很多手机厂商都开始发力印度市场
印度智能手机饱和量: 10%
中国 : 90%
而人口 印度和中国差不多
而且手机量 和 人口 关联很大
所以很多手机厂商都开始发力印度市场
比如小米,华为,vivo
国民第一体育运动:板球
vivo到这个比赛去打广告
金砖四国中就中国和印度经济比较稳定,而且人口多
有个学者提出来:龙象之争 这个概念
03年提出龙象之争,如何衡量这两个国家的竞争关系,用速度和 制度
速度:GDP速度 15年超过+经济规模
制度:与中国完全相反
黄亚生也写了本书: 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
里面提到: 02年通过世卫组织136种药,而中国当年只有6种,可见制造业和科研的强大,值得深思的是中国的中药通不过
那么是否印度会超过中国呢
在当时 学者也故意回避这个问题,不愿意思考印度是否会超过中国
直到2015年印度GDP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人们开始热议为什么
有这样三个现象:
软件外包行业:
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注意是出口,中国软件很少出口
全球中 IT外包行业有 50%的比例
原因:
语言:英语水平好,被英国统治了很久,尽管印度口语很难听
集中力量:国家大力发展软件行业:标志城市:班达瑞尔:各个全球大公司的研发中心。贫富差距也明显。
时间:衔接很好,班达瑞尔下班时候,欧美工程师刚上班
再加上 印度人很勤奋,劳动力廉价
电影:
生产量最大
出口也很大
宝莱坞模式:学习好莱坞,工业化模式,很多歌舞内容,电影长(三小时及以上)
一年内电影观看次数 30亿,中国20亿
欧美主流市场
2014年前十票房 5部来自印度
亚洲电影 票房前20部中 15部来自印度
这个远超中国
和中国的比较:
工业化
全球化
电影分级:审查很宽松,电影都能通过,文化自由度极高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本土文化的优势
自由化的程度
国际化人才多
国际大型组织中 比例很高
商业领域中也是
2015年美国世界五百强CEO中,非美国人中有75个,印度有10个,中国没有
副总裁、SVP的 中国也没有
原因:
职业经理人制度很完善,
工商管理的专业:
1990中国 1961印度
印度经济落后:第一等人才是 出国,中国在本土市场
印度人善于搭讪: 交际能力
结论:
硬件上 印度落后中国二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基础设施和产能进行了很大的扶持
但制度方面:
印度文化很自由
所以印度要做的是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减少贫富差距
中国要做的是 制度的改革
龙象之争也让我们 重新思考西方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