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碗人间烟火:会吃是一种智慧,能吃则是一种幸福

冯远臣的新书《最是那碗人间烟火》

01

古人云:“食、色,性也。”说的是在人的本能面前(指吃这一方面),不应以人的阶级或者个人好恶来评价美食。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农业大国,因此,对“吃”的关注和研究就没有停止过。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就是世间万物赖以存活的最重要,也是最至高无上的准则。谁要是轻易触犯了“天”,就收遭到“天”的严惩,甚至是丧失生命。

如此一来,人们对“吃”也就更加关注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美食蕴藏一方人文,历史上的名人不少,写“美食”的名人则显得弥足珍贵。那些名人写下的文字,都映射着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冯远臣老师的新书《最是那碗人间烟火》就是美食逸趣的出色之作。

别看是小小的一个“吃”字,其中蕴含的饮食文化却极其丰富。饮食文化中的烹调、煎炸、茶饮、刀法等技艺都有其特有的人生哲理,渗透在生活的个个角落,因此,人们咀嚼出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咀人生的美好与意义。

冯远臣的新书《最是那碗人间烟火》

02

前不久,我被一位名叫“野食小哥”的“微博美食家”圈粉了。这位来自杭州的90后,毕业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放弃了工作,开始拍短视频,如今已是拥有400万粉丝的视频红人。

为了做猪排烧烤,小哥跑到山里亲自宰了一头猪;为了吃碗蛋炒饭,跋山涉水到阳澄湖抓了两只大闸蟹;为了泡碗面,千里迢迢到山里找泉水;为了一碗简单的白粥,全副武装泥里抓泥鳅抓虾抓螃蟹……

小哥的捕食技能超群,充分展示了什么叫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有他的野外,处处是厨房。看他的视频,你获得的,远不止野外生存的知识,更是一种对美食的执着。

会吃的人一定是充满智慧的人,智慧的人一定是会享受生活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是再恶劣、再简陋的环境,都一定少不了香味扑鼻。

如果说,会吃是一种智慧,那么能吃则是一种幸福。一个人能够健康地生活,并且“吃得下”的本能尚在,如同此时的你我,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如果生命中遭遇了不幸,健康遭受了磨难,又或者体衰而年老,人生仿佛也失去了光泽,幸福感也随之淡化消减。

冯远臣的新书《最是那碗人间烟火》

03

曾看过一部日本影视作品《入殓师》,其中有一个细节反复出现在:佐佐木社长一空闲下来,就不住“吃”,不停地咀嚼食物,并鼓励大悟(主人公)也一起“吃”。

佐佐木说过这样一句话:“生物都是靠吃其他生物而活着,植物当然不同。如果不想死就得吃。而要吃的话,就要吃好点。”社长通过吃饭这个每天都要重复进行的简单行为,促使大悟真正“大彻大悟”。

能吃下的人生,每一天都是灿烂的,能吃下的日子,都是值得珍惜的。

幸福不在于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名誉,不在于你赢得了什么样的地位,也不在于你赚得了多少财富。而真正的幸福与外在的一切无关。就如班主任曾经所言:看得见阳光、吃得下饭,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秋微凉细雨泣泣,鸿燕南去落叶飘飘。 衣袂绝尘风姿绰绰,妙音如丝沁心深深。
    尘世亦空阅读 245评论 0 0
  • 这几天,一直在读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写作指导书《这样写出好故事》。贝尔开始和我们一样,是个很普通的平常人,他很想...
    稻子黄了阅读 585评论 0 2
  • 英国机器人“土拨鼠”及“野牛” 除了恐怖分子安放的炸弹外,在世界上许多战乱国家中,到处都散布着未爆炸的各种弹药。例...
    天秤座的Sunlight阅读 343评论 0 0
  • 憎恨是喜爱的代价 痛苦是幸福的代价 离别是重逢的代价 打击是成长的代价 舍弃是得到的代价 付出是收获的代价 失望是...
    杨同学80阅读 1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