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个朋友,是大家眼里公认的学霸和神童,小学一路跳级,大学出国读名校,工作后也一直在世界各地。
见过名川,望过大海,不可谓不是丰富多彩。
有天晚上,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问我:“你对孩子的未来有没有什么规划?”
这个问题让我当场就懵圈了。
倒也不是没有想过孩子的未来,无非是:
A,孩子是学霸,一路读书到逆天,自己找到靠谱的工作。
B,孩子是学渣,成绩不好特长来补,学点一技之长,将来有个谋生的手段。
但我还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无论孩子是学霸还是学渣,作为父母,除了陪伴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做的。
我说:“我对孩子的未来并无规划,唯一可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努力提升自己,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全力以赴地支持她。”
朋友对我的回答嗤之以鼻,他说:“你连自己想要培养怎样的孩子都不知道,怎么能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我不知道他所指的“美好未来”是什么,赶紧请教。
他答:“你的孩子从政是不大适合的,太单纯,不适合混官场;送出国去留在国外,太远,你也一定舍不得;留在身边经商倒是可以,但是商场如战场,女孩子嘛,做点小生意就可以了,大买卖还是嫌辛苦了点。”
嗯,这个答案还可以接受,毕竟没让我直接给闺女找个好人嫁了就得了。
于是,我洗耳恭听:“该何如?”
他答:“让孩子熟读经史子集,大量背诵唐诗宋词,每天早晨起来念英语。语数外三门搞好,别的都不重要。”
我想起孩子刚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他就告诫过我:“钢琴这东西,学了半点用处都没有。”
我谢过他的指教,把丫头两岁时背诵一百多首唐诗宋词的视频发给了他。
我说:“我并不觉得一个从小就会背诵唐诗宋词的孩子,有多了不起;也不觉得,孩子将来会因为能背诵经史子集就变得有出息。”
【二】
这个夜晚,我是失眠的。
我以前一直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觉得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如果见过了世面,那么见识一定不会太差。
但听完这个朋友的这一席话,我的这个观点完全被颠覆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个人的见识跟他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是全然没有任何关系的。
这个发现让我感到悲哀。
我常在想,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异,难道真的就只是GDP的差异吗?
经济的差异只是一小部分,观念的差异,才是真正难以逾越的鸿沟。
朋友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出国留学,以至于去什么样的单位谋职,都在父母的精心谋划之中。
朋友曾经对父母这样的安排感到不满,但是多年以后,在潜移默化中,至少在教育的问题上,他已全然变成了父母的翻版。
那些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最终也没能改变他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三】
我想让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不回来都好。
如果她学有所成,想留在外面的世界里,那我也有自己的风景要看。
我们各自在路上,互不干扰。
如果,很不幸,她不是一块读书的料,那也可以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来做。
“术业有专攻”,有一技之长的小孩总能生存下来。
记得小时候,她说想做一个会画画的奶茶店老板。
我真心觉得这愿望很好。
一个有审美趣味的奶茶店老板,做出来的奶茶应该也会很吸引人吧。
所以,所谓的教育,陪伴与支持,就好。
至于远方,没有梦想,就不要去了。
因为,去了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