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

阳光明媚,望向窗外能够看见阳光直射在走廊上,美丽的天气,美丽的心情,愉悦的背起书包走向“书吧”。

黄色的书封面带着树皮而又柔软的质感吸引着我,《我们仨》就这样躺在了我的手里。

这是杨绛在两位至亲之人离开后所写,她用梦境的形式来开头,描述钱钟书以及钱瑗生病的情节,而后又回到她与钱钟书婚后在牛津留学开始记述。从两人的探险到三人的玩耍,从阿瑗的童真可爱到她初中认真学习获取优异成绩,再到她长大成人独当一面,受到长辈学生的喜爱,到最后成为杨绛年老时的大棉袄。在这其中,杨绛与钱钟书亦是让人点赞的,他们惺惺相惜,相互成长,为生活奔波,为文学努力,为中国正名。生动的话语背后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给读者以家庭的乐趣,给人以美好纯真情感的向往,幽默又不失淡雅。

于个人而言,杨绛是慈祥的,是可爱的,亦是幽默有学识的。在读完《我们仨》后,心里时常想原来厉害的作家背后也是平常的一日三餐,也是一家三口的平凡生活,但这平凡的背后又体现着当代作家的不平凡:是努力学习的,是坚忍爱国的,也是幽默可爱的,更是向上积极的。

  如今,至亲的离开,让她感到了孤独,感到家不再是家,感到自己的寻找而不得。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组织,这个组织也许只有自己,也许是三五朋友,也许是父母家人,在这个组织中,好好爱自己,好好爱身边之人,然后认真的生活,时常给自己做一顿喜欢的饭菜奖励自己,时常翻阅书籍体会世间百态,时常锻炼身体,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发泄心中的不快。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便是对时间最好的回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