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在第一章里,简单论述了部落时代的公民意识,是渗透在每个男性的血液里的。
假如某个部落,有五十个成年男子,当他们与另一个部落发生遭遇战时,他们只有浴血奋战。因为贪生怕死,意味着你死的更快。而勇敢的战斗,才有胜利的可能。
但原始时代的这种公民意识,到了国家和阶级出现的时候,它开始变得含糊不清。因为这时候,不平等出现了。譬如,有钱人,可以出钱,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而贫苦人家,哪怕孩子全都战死了,老爹还得被拖上战场。这情形,在杜甫的诗中,有过生动的描述。
这样,即便到了后来,所谓民主的国家,成年男子服兵役,也进了法律的条款。上世纪六十年代,拳王阿里,因为反对越战,拒绝去越南,还被关进了大牢。
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老布什总统被一位美国老太质问:“你的孙子会不会去前线伊拉克?”
所以,当阶级和不平等出现之后,公民意识也就变得不再纯粹,要么是被迫,要么就是被洗脑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