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斋,谈抑制之《义鼠》
——精神分析下的《聊斋志异》
原文
义鼠
杨天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啮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啮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惜,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解析
这故事讲的是杨天一看到一只鼠被蛇吞了后,另外一只鼠居然鼠胆包天,去袭击那条蛇。最终,蛇熬不过这只鼠,把之前吞下的那只鼠又吐了出来。
这吃进去,又不得不吐出来,咋看都像这只蛇有进食障碍啊。这也和精神分析中一种叫抑制(Suppression)的防御机制很相似,抑制(Suppression)是指有意识地决定不去注意某个特定的感受、状态和冲动。但抑制只是让个体有意忽视了自己无法去应对的感受,并不是解决问题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可能转化为躯体症状,比如焦虑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在这个故事当中,蛇吞了鼠并不是完全一下子就能消化的,依然是停留在蛇的内部。这就好比我们用抑制去面对问题一样,只是“吞”进了自己肚子里,但并不是完全消化了。所以在另外一只鼠再次来骚扰蛇的时候,蛇是不堪疲惫,就像我们所抑制的感受会因为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再次涌现,我们一次又一次用于抑制的力量就要越来越强。但是在我们精神方面疲惫的时候,我们就会被沉浸在自己要抑制的感受当中,这就像蛇到最后只能把吞进去的鼠吐了出来。
在生活工作当中,有人特别不喜欢拍马屁的人,而且深恶痛绝,但是这人偏偏被安排和这样的马屁精共事一段时间。那这种恶心感总是会因为和马屁精接近而出现,这人刚开始还能抑制得了,忍着那恶心感和马屁精若无其事地一起工作。但是时间长了,随着感受越来越强烈,这人再也无法抑制得住的时候,就会明里暗里地怼或者恶心那马屁精,或者会出现经常肠胃不舒服无法和马屁精一起工作。
抑制(Suppression)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有选择地暂时不用去处理某些内在负面感受,回避了当下负面感受的困扰,让我们更加能集中注意力去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好像我们害怕打针,但是我们需要治病,我们会抑制一下自己对打针的恐惧,配合护士进行打针治病,让自己尽快痊愈;一方面却是会增加我们内在健康的风险,因为抑制只是有意忽视,并不是解决问题,问题始终会爆发的,就像孙猴子只是被如来用五指山抑制住狂躁性子,并不是真正让孙猴子安静下来,所以在那五指山去掉后,孙猴子又恢复原来狂躁性子。
这也说明了,我们面对问题的方式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与否。但是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方式,会帮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更多的选择,而不会让自己陷入无助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