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一整天的课,按儿子的话来说,一天都在奔波。我担心着头天晚上赶作文到12点多,白天会犯困。上午语文老师反馈上课状态特别好,互动很积极。下午英语老师就反馈说有些犯困了,中午没休息,出去买饮料喝了,这家伙。
晚上接到家,发现kindle又不见了,儿子默默地拿回给我。突然说,我这几天效率更高,而且这是我最后的放松方式了,必须放在我这。我说放松可以,但必须放在外面,不能想看就看,对学习思路和效率都有影响。儿子很不高兴,坚持说这是他的底线,也不去学习了,要和我谈。我说我们的意见达不成一致,那大家都在考虑一下。
后来去书房,看到儿子坐在椅子上发呆,没有学习,我更是火,这边错题重做和寒假英语抄写作业还没写。同时又把帘子拉起来了,告诉我以后都不会拉开。儿子对我说他想一个人静静,我一下子眼泪出来了,出了书房坐在电脑桌旁,我很委屈,不知道到底该管还是不该管,是我管多了,还是溺爱总是让步。
儿子发短信给我“有些事已经平衡了就不要打破这个平衡了好吗,这样反而会出问题”,我不愿意回。
请教刘老师,刘老师问我有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还是带着预设。原则是“别折腾,有效继续,无效改变。”今天做的事有效吗?回想一下,如果做些什么调整,可能会更有效?再折腾下去,孩子可能又恢复到从前了。不是谁要顺从谁,而是从这件事情里面看看,怎么样更能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初心是什么?到底影响还是不影响影响多少?这个和孩子协商了吗?还是把我们以为的直接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就是不尊重啊,多一些真正的尊重,和孩子去协商。
孩子的声音听了吗?还是直接就已经预设按照大人的方式来的。假如您要去做一件事情,别人非得说您不行,您做的不对,你必须怎么样怎么样,您还做吗?即使有影响,哪个影响更大呢?两害相权取其轻。
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音,…不要光想着自己要什么,要注意听对方,不然的话和孩子是很难沟通的。
这时我冷静下来,思考如何处理。儿子也主动走过来,问我怎么想的,我说了我担忧的感受,我觉得无所控制的使用会影响干扰学习,我和爸爸都不同意。儿子仍然坚持,说他也没有心思去学习,要有个解决的说法。我说,那我和你爸爸商量后再找你,你也想想。
等我和老公出来,儿子在做物理错题,等他完成一份后出来坐在沙发上和我们谈。主要由老公谈,我不是很能控制伤心的眼泪。
到12:30,三人谈了一小时,老公明确问题,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去干涉要求,顾虑是什么,未来社会会是怎样的要求。达成约定,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开学考开始,看成绩的排名进步情况。我提出每日学习计划的过程管控,儿子说只能用一个标准,不能既用结果又用过程。二是让我宽心,帘子最少拉开一半,慢慢全部。解决儿子愿意接受别人的监督,愿意让自己暴露在阳光下。三是kindle的书目公开,由老公审阅。老公看了儿子在看的书,知乎周刊等,肯定了儿子爱阅读,表达他的观点,阅读比分数更重要,同时建议增加历史和政论的结构,减少科幻的比例。达到这三个条件,那就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说的kindle是对学习有促进的。
在沟通的后半段,儿子一直握着我的手。
谈完后儿子生怕我还不睡,不让我拍错题,第二天有时间整理,盯着我关灯去卧室,自己才去房间睡觉。
我不知道儿子能体会多少,听进去多少。老公安慰我,我们只能尽力去引导,何况本来孩子和父母就是不断斗智斗勇,如果孩子能做这件事,说明他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增长他实践的经验。多会安慰我啊。
好吧,日子总是这样,但比以前进步多了,没有无视问题,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而是认真地去协商解决,尊重他的意见,那他也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祝福我的儿子越来越好,担当,有思考力,有行动力,开心快乐,考上心仪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