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开始,心情躁动不安,也许因为临近4月1,对哥哥的思念不受控制泛滥,在心里打转翻滚,迫切需找个途径来宣泄。一直想写点关于哥哥的东西,可惜很久未执笔,有些胆怯和无从,怕写的不好自己羞愧。一直紧记那句话“当我们不能再拥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我不想忘记,最后决定,写篇随笔好了,聊以慰藉。
以前会去寻根究底,究竟哥哥离去的真相是什么,网上流传多种猜测,为何家人朋友不站出来解释一番。现在的我渐渐明白他们的心情,对哥哥萌生了家人的感情,不想提及,是觉得哥哥还在某个角落生活着,或许去了比国外还远的地方度假,电影、音乐、书籍中都留有他的痕迹,为什么要被“寻根问底”抓住双肩大声告知是他真正离去的事实。这很残酷。这些年来,每每听他的歌、看他的电影、访谈、演唱会,嘴角总是上扬的,这样光芒万丈的人怎么如此风趣和满满正能量,真让人想一探究竟。这个调皮活泼的大男孩、这个走哪都吸睛的明星、这个总能把角色揣摩得如此深入细致的演员、这个声音极具变幻特性的歌手,这个直率、热忱、善心、仗义、爱国、敬业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是德艺双馨的大艺术家,更是我毕业后开始独自生活时邻家哥哥般的存在,从未离开过。
看刚写的一段,我知道我写的东西都赋予浓烈的个人感情,并没有客观地在讲哥哥的事,根本也没有好好讲。不过也没关系啦,还没想好如何正式讲好你,只是一不小心又聊起你了。了解和欣赏你,是我要用一辈子做的事。我自知对你的了解,就像刚拼了百分之十的拼图一样,东一块西一块,同时,我也告诉自己,慢慢来,好让我仔细琢磨认真品尝——想看你看过的书,去你去过的地方,见你见过的人,听着你的歌,将里面的感情温习,似乎这样才能更靠近你。作为一个后荣迷,来不及参与你的人生,我想弥补那种巨大的遗憾。
身为一个广东人,比起其他地区的人稍微幸运那么一点点。地理位置相近,有共同的语言,能更轻易地在电视上了解到香港的方面。出生在九十年代,那个你辉煌的时期,不认识你,但总听到“张国荣”的名字,没见过你,但总在电影里面看到帅美、神韵独特的靓仔,却无法与张国荣联系到一起。有一日,“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从我嘴中唱出,我甚至不知道是如何学会的。也是有一日,突然一个新闻在10岁的我周边炸开,铺天报纸、电台消息、人们的嘴里议论的都是你的死讯。我看到电视上面,粉丝们一张张悲痛欲绝的哭脸,各大明星追忆哀悼,还有当时狗仔媒体对死因的种种的恶毒猜测。那时的局面,像一座城池瞬间在面前轰然倒下,而我茫然无措,张国荣,是谁?为何有人为他哭得撕心裂肺,又为何有人将他说得那样难听?
当我长至18岁,有一个游戏和你的电影同名,不由自主点开你的《倩女幽魂》。记得小时候看有点害怕但又想看,可这次,我只觉惊艳然后深陷。后来我发现,每一次看你的电影,都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解读。在思想成长到不同的阶段,看的角度和深度竟有如此之大的变化甚至是截然不同,那是你表演里所酝酿的能量是那样的大。
今时今日,默默喜欢你已经5年了。直到如今,看到有一大批的人爱你,还有不断新增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迷,只觉幸福。感觉你总在身边,歌手舞台常有人唱你的歌,电视上时不时播你的电影,你的老朋友们出席活动常无意聊起你。那是多么有才华和有人格魅力的人,能在生后仍影响着千万人,在荣迷的心中,你不是明星,是伟大的artist,是我们亲爱的哥哥。
而今年很幸运。我们不忘遗憾地说“永远欠你一张电影票和演唱会票”。就在不日前,一个消息让我非常震撼和喜悦,是我的有生之年系列——3.25电影《缘分》中国内地上线。(在香港和韩国也有哥哥的电影上映。)哥哥的电影作品中,有很多佳作可作为选择来上映,《缘分》这部电影,本身艺术水准一般,但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像一颗糖果,剥开表面的糖衣才品出个中意义。
只想感恩,感谢那位购买了电影版权不留名的荣迷,在哥哥60诞辰之际,实现能真实坐在电影院里看哥哥的戏,听哥哥的歌,恐怕不会再有。这对后荣迷以及在那个年代看不起电影的荣迷,是莫大的恩惠。终于,可以打趣哥哥“老哥,欠你的电影票,现在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