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磨的这个概念叫做“注意力”,显然,一个人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注意力。
开始介绍了三个能够消耗注意力的坑:
第一个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第二个大坑:“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第三个大坑:“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听完之后只是有了概念,联系到自己,并没有掉进第一个和第三个坑里,第二个坑,似乎有过类似的经历。
本次关于“注意力”概念的打磨给予我启示的是在阐述注意力的宝贵之处和将“注意力”放在哪里的时候。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
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
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这段话的意义,平时工作中就会有亲身体验,一件事情做成与否,有时候拼的不是智力,而是在这件事情上所花费的注意力的多寡。
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这可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建议 —— 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一个人的注意力,很可能是唯一能够称得上是“与生俱来”的,有产出能力的资源。
那注意力要放在自己的哪儿上呢?答案明确而又唯一:放在“成长”上。
笑来老师的这段阐述道出了一个人“注意力”的本质。尤其是:“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这一句我可以理解为想在哪方面获得成功,就将注意力放在哪方面。
有一句硅谷的“陈辞滥调”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创业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创业。”个人也一样,生活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有意义的生活。如果“不能做到每天增长1% ”,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进步一点点……
最后倡导的是通过学习,每天获得进步,这也印证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不是刻意准备,而是通过平时的积累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状态。当有一天遇到一个机会的时候,那肯定是能够发挥出来的,而且读书学习思考是万能的能够用到的技能,不管是在哪方面。
从社会效率的角度出发,每个单干的人,本质上来看都是在尝试去掉中间环节,尝试直接为社会做贡献。拉起团队创业的人,那是在“尝试着为社会做出比个人更大的直接贡献”
这句话给予我的启示很深刻,我目前还没有那么想去为社会做更多贡献的想法,我认为当一个人自身的生活状态达到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一定层级之后,才会去追求更多的获得尊重和社会认可的意愿。作为目前的自己,通过阅读写作,思考践行对自己有所改变,能力有所提升,最终实现财力的增长,满足了对生活的需求,接下来才是更高价值的追求。
今天学到了“注意力”应该放在个人“成长”上,注重平日的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
写于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