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塔拉·韦斯特弗,我只能暂定为“奇迹”。因为在我现在的认知里,没有什么词能比她更神圣,又不可思议了。
而我最震惊的也许不是故事的内容,而是因为,它竟然真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我想,要是我,可能就在一个一个不可能中像强势低头了,也许一次不会屈服,但是,当你身边的所有人尤其是你父母认为你错了的时候,便真的会怀疑自己了。
整本书的主线一直围绕着她的家人,印第安公主“大山”来叙述。
塔拉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摩门教徒,再他们的信仰里,生病了不需要就医,更不用吃医院开的药,他们认为政府医院,都是邪恶的,他们信奉上帝,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但最令我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疼痛是上帝赐予你的,你要学会适应它,吃药就是背叛。
父亲一次又一次的偏执,使他们经历了两次严重的车祸,两次烧伤,一次高空坠落...
如果说用亦正亦邪来形容塔拉的家人,我觉得并不合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对的事情,信仰不同,观念也就不同。
父亲的做法总让我怀疑,他并不在乎他的孩子,盲目的追求时间对他来说那就是一切,任何事情,能走捷径绝不浪费时间。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疯子,每一个人都要听他的,他是权利的主宰者,他说的都是对的,当然,因为他信奉他自己的上帝。
家里的七个孩子,父亲并不让他们去学校接受教育,只能在家学习,但是,任何事又必须以他工作小分队为主。但,当塔拉离开大山,与大学生活格格不入时,父亲竟变成真正的父亲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塔拉去剑桥读书,在机场告别时,流露出的充满爱意,恐惧和失望的表情。塔拉解释,父亲在拒绝参加她毕业典礼时,无意间透露: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的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但是你要是到了大洋彼岸...
我读到这的时候,潸然泪下,我竟被这种既偏执又温暖的爱感动了,同时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就屈服了。
里面哥哥肖恩,泰勒,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很奇怪,我并不认为肖恩因为患有躁动症而是绝对的坏人,但是泰勒,确是她生命里的转折人物,是救命稻草。
里面肖恩打了塔拉,有两次特别严重,我简直不能想象那个画面,当然,其实我也想象不出来,因为那都不在我的认知里。肖恩把塔拉的头按进马桶里,逼她道歉,当着塔拉男朋友的面打塔拉,每每回忆在那,我都希望它是个故事,很可惜,那不是。但是,肖恩平静之后,又会愧疚万分,很多时候,对塔拉的照顾,与父亲的对峙,真的让我讨厌不起他来。
泰勒在我的脑海中,前半部分像个憨憨一样的存在,后面又是在塔拉接近崩溃时最支持她的人,他是天使。
母亲,从一开始的冷静睿智,逐渐也变得趋炎附势了,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最令人生气的人,似乎不是施暴的人,而是在一旁旁观,却不采取任何行动的人,而那个人,是名义上为母亲的人。但是,却也在某些时刻,变得那么理性:在我所有的孩子中,我原以为你才是那个能穿越熊熊大货冲出这里的人。我从没想过是泰勒——那令人意外——而不是你。你不要留下,走吧。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走。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读完这本书,我很久都走不出来,我很压抑,莫名的。但是却无比喜欢这本故事,尽管它并不属于励志鸡汤的故事。却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