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提前半小时来上班
每天加班半小时再下班
每晚至少花两个小时看书
每个周末都会学习新东西
………………
你觉得这样的人勤奋嘛
还真不一定
有可能他只是,身体上的“勤奋”,精神上的“懒惰”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有一段话
他们很勤奋,每到周末都要起个大早,在上午八点半之前挤公共汽车赶来上课,中午要吃既不价廉又不味美的盒饭,下午要在一个充满各种味道的教室里继续上课。他们也许会玩电子游戏,但显然比那些只玩电子游戏的人更勤奋;他们也许会喝酒打牌,但显然比那些只喝酒打牌的人更努力。
看完这段我想到了自己
在考研期间自己也是这样的
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当时,我把原因归结于还不够努力
可是,当我看到书中另一段文字,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那天下课之后,一个男孩捧着我写的那本非常畅销的《TOEFL iBT 高分作文》让我给他签名。我签了。然后他说:“老师,我可不可以问你一个问题?”我笑着说:“你现在可以直接问第二个了。”他说:“老师,你说,如果我把你这本书里的作文全都背下来,在考场上默写一篇,会不会被判雷同呢?”当时我一下子失去了耐心,尽管没有发火,但语气里肯定有一些东西:“那你说呢?!”那个男孩脸红了一下,迅速走了。
我快被他弄疯了。难道我的课讲得这么没有效果吗?我上课时那么卖力地对他们讲道理:“作文,当然要自己写;就算有范文,也是用来参考的。”而且我很确定,我在《TOEFL iBT 高分作文》的前言里花费了很多笔墨去讲解如何参考范文而不是照抄范文。抄袭别人的文章当然会被判为雷同——这还用问吗?!结果怎么会是这样?
可是,竟然决心背下这本书里所有185篇文章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是懒惰的呢?
更要命的是,不止一个学生曾经这样问,所以这肯定不是个案。
没错
我和书中那个“勤奋”的男孩并无二致
我愿意折磨自己的身体,却不愿消耗自己的心智
身体在受折磨,精神却死一般沉寂
表面上来看无比“勤奋”,实际上呢,真的在做无用功
回到开头那段
每天提前半小时来上班
每天加班半小时再下班
不等于工作“勤奋”
仔细想想
这多出的1小时,都干了些什么呢
身体“勤奋”了,精神呢?
每晚至少花两个小时看书
每个周末都会学习新东西
不放弃继续学习是好事
但是,真正能记住并使用的有多少
把书看完的收获何在,学习的新东西有何帮助,你确定真的学到了吗?
老是觉得自己时间宝贵,拼命地想利用好时间,而内心依然是懒惰的
就像每天起早贪黑的摆摊
辛苦吗?
很辛苦!
可是除了身体上的折磨,又有多少得到呢
大部分生活在底层的人
宁愿忍受身体的煎熬
也不愿意让折磨精神
可终究只能生活在底层
出卖体力劳动的“勤奋”
根本得不到实质的改变
懂的道理很多
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你确定你真的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