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学习坊第二模块《西方哲学基础综述》,王东岳先生将从古至今的哲学思想、观点及发展脉络做了全面地梳理,其中包含了物理学、生物学、数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逻辑学等等
先生在开课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听他的课一定要注意听他的思想!先生的话给我极大的启发,于是我就用心听他的思想,慢慢地听出了 “哲科思维”这四个字。
“哲科思维”的内涵是假设和证明,也就是说先哲们为了解释眼前的世界,于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同时为了验证假设而运用逻辑思维建立证明系统的思想体系。
先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紧紧围绕“哲科思维”这四个字做出了全面的阐述,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尽力把先生的思想脉络做一次梳理,若有遗误敬请学友们批评指正,在此先行谢过了!
怀疑是哲学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叔本华说:“对一个人而言,假若他看见的众人和万物都不曾时时看上去仅仅是幻象活幻影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拥有哲学才能的人。”康德说:“哲学家的事业正在于追求所谓自明的东西。”
从上述哲学家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哲学起源于怀疑。他们对眼前看到的世界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眼前看到的世界是流变的、不稳定的、支离破碎的,因此眼前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假象而已,在假象的背后一定还有一个真存,这个真存是永恒的、不变动的、不可分割的。
这无形中就激起了古希腊先哲们对世界真存的追索与探讨,由此建立起来古希腊哲学中的“本体论”。
世界假象
“世界是一个假象”的说法对习惯于“眼见为实”的中国人简直是匪夷所思,特别难以理解,这也是很多学员对西哲感觉特别烧脑的真正原因。如果大家对“世界假象”未能全面的领悟和掌握的话,后面的课程就会产生云山雾海之感了。先生因此花了大量的课时给大家从不同的侧面来讲解“世界为何是一个假象?”
【四种假象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四种假象论”。培根认为,所有人都陷入在四种假象之中。
一、种族假象(应该叫物种假象)。人感知世界必然带有人这个物种本身的局限性,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人种和不同种族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不一样,所以人必然是各自采集同自己的生存相关的信息来构成各自的认知世界,因此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人和蝙蝠在同一个山洞里,人是用眼睛观察而蝙蝠是用超声波,那么人和蝙蝠对山洞的认识一定是不一样的。
二、洞穴假象。柏拉图说人类的普通知识就像一个洞穴,永远不知洞穴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任何人的感知都是有限制的。中国的成语“井底之蛙”是最好的诠释。
三、市场假象。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都是别人出于某种目的编造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人为加工的信息,但是我们却被这些信息左右和困扰,然后用这些信息编织我们的世界图景。
四、剧场假象。人们在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对剧中人物牵肠挂肚,故事情节深信不疑,可是这都是作者、编剧编排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
先生为了把“世界假象”说的更透彻,又用生理学知识对人类的感官规定性做了深入剖析。
现仅举“视觉感官”的例子做简单说明。
【视觉感官】视觉只是生物生理感光系统的一种机能表现,它只在极有限的照度内对400~700毫微米之间的光波可感知(故谓之“可见光波”),超出此范围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均不能被人类感知。
“光”即“光量子”是一种能量单位,它作用于人类的视网膜和视中枢后被转化成“明亮”;另外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视觉系统后,人眼即可产生出150多种不同的“色”,主要为:红(700~610)、橙(610~590)、黄(590~570)、绿(570~500)、青(500~460)、蓝(460~440)、紫(440~400)等七色,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则徒然成为没有任何“颜色”的“理念之光”了。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本来是没有颜色没有光亮的世界,之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光亮的、五彩缤纷的,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这也再一次否定了“眼见为实”的正确性。
在此我们可以明确“经验”的概念, “经验”是指人类的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从外界收集到的信息集合。
既然世界是一个假象,那么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古希腊先哲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追问和探索,由此建立起“本体论哲学”。
本体论哲学
什么是“本体论”?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是假象,那么在假象的后面就一定会存在一个更深刻的主宰力量,更重要的支配力量。寻求假象后面的真存,但经验只能提供假象,为了寻求经验之外的东西就只能依靠假设了。
假设是可以随便乱做的,所以必须对假设进行证明。由于实践不能提供证明,所以只能是逻辑证明,对经验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导出的思路,一环一环地进行逻辑推导,不得出现逻辑断环的过程就是“逻辑证明”。
想象、假设假象后面的主宰、支配力量并进行逻辑证明的思维体系就是本体论。“存在”是指万物都具备的基本属性。
在追究本体真存的道路上,古希腊哲学家分为质料追问和形式追问,也就是 “质料派”和 “形式派”。
【质料派】泰勒斯首先提出了“水为万物的本源”,接着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无定形”,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恩培多克勒的“火、水、土、气”,直至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而达到成熟。
质料追问是人类最原始、最直观的追问,但由于物质种类繁多,很难确定其中的一种就是本原,这是其严重弊端,因此另一派哲学家对世界的抽象形式进行追问。
【形式派】以毕达哥拉斯的“数论”为开端,后来经过“埃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和芝诺的过渡,一直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念论”而日臻成熟,欧几里得作《几何原本》的目的纯粹是给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论证,最后到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视为总结。
“本体论”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追问,是对世界本原的讨论,即“存在的本体”。随着这个追问,逐渐引发出对人类自身的追问,人类自身是通过什么方式去感知外物?人类的感知属性从哪里来?其源头在哪儿?随着这些追问,结果追问出来一个“精神主体”,由此产生了“认识论哲学”。
认识论哲学
【唯物反映论】恩培多克勒可谓是“唯物反映论”的鼻祖,他第一个较系统地用哲理的方式探讨认识论问题。他认为我们的各个感官大致上是类似真空的“孔道”,通过外物发散的某种粒子“流射”而形成感觉。流射通过孔道投射到我们的体内形成“知识”,由血液带入心脏充分混合而成“智慧”,这和中国人一直把“心”——“心想事成”的那个“心”——视作思维的器官不谋而合。
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没有解决“你凭什么说感官是真空的孔道?”
总的来说,唯物反映论有以下困局:
a、客观世界的稳定性与主观理念的多变性;
b、主体感知方式的不同与其主观表象的差异;
c、理性层级对感性层级的否定以及理性结构内部的升级变塑;等。
【形而上学】唯物反映论遭到否定,西方哲学由此步入“形而上学”的阶段。
随着毕达哥拉斯、埃利亚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古希腊形式派哲学家们对世界本源的不断地追问过程中,追问的结果竟然是精神投射,最终形成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当精神投射的状态成为追问的结果的时候,和追问的对象之间必然发生了混淆。这个问题在古希腊未能明确提出来,直到公元十七世纪才被笛卡尔正式地提了出来。
笛卡尔提出了只有在逻辑上能确定证明的东西才是唯一可靠的东西,凡是不能被证明的结论都是有待怀疑结论,为了达到证明的标准必须表达出清晰状态。
笛卡尔用怀疑一切的精神追问出“哲学第一沉思”:我在梦境中从不怀疑梦境的真实性,可以醒来后发现梦境是虚幻的,那么我又怎么能确切知道醒来后看到世界是非虚幻的,是真实的呢?
笛卡尔提出了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由于我的感官是存在局限性的,而我获得外部世界信息除了通过感官以外并没有其他途径,因此我通过存在局限性的感官获得外部世界信息是无法确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的怀疑精神和我的思想却是可以确定是真实存在的。
笛卡尔也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二元论”哲学观点,他认为世界有两个实体,一个叫心灵实体,一个叫物质实体,心灵制造的观念叫天赋观念,感官得来的观念叫经验观念,“知”与“在”由此开始分裂。
洛克对笛卡尔的心灵制造的观念提出了质疑,他在心灵中根本就找不到。洛克由此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导源于经验。
贝克莱针对洛克的“白板说”提出了“物是观念的集合”的观点。洛克是唯物主义,但是贝克莱却根据洛克的唯物主义理论推导出自己的主观唯心主义。
拿照镜子来举例说,当你以自己的角度来说正在照镜子的你就是存在,而以镜子的角度来说镜子里的图像就是存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角度的争论,唯物主义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而唯心主义站在镜子的角度。但是由于你只能通过这面镜子来看到自己,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自己,所以照镜子的你和镜子里的图像是完全统一的。双方的争论是无效争论。
由于人类只能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世界,所以贝克莱又推导出“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不过是感觉要素的集合,叫做“唯我论”。
【不可知论】休谟对贝克莱的学说大为震撼,对其合理内容继续探讨。所谓因果只不过是事物在时空中反复出现的关系。由于经验是有限的,而时空是无限的,所以有限的经验是无法去感知无限的时空。既然时空不能从经验中得来,那么在时空中排列的因果关系就不成立,所以因果律不成立。
罗素的 “火鸡与农场主的故事” 可以更形象地说明讲解。每天农场主都会带食物去喂火鸡,所以火鸡就会认为因为农场主的出现所以就会有食物吃,但是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食物而是一把火枪。当把时空一拉长,就会发现农场主与食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休谟又接着推论出“从特称判断中永远导不出全称判断”,所以归纳法不成立。比如“天下乌鸦都是黑的”的全称命题无法确定其为真,因为谁都不敢保证在世界的某处不会有一只白乌鸦。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全称判断。人类知识体系是全称判断建立起来的因果逻辑链。由于休谟的论证,直接导致人类知识的崩溃,人类无法通过经验建立知识,休谟成为“经验论”的终结者,开创了“不可知论”的先河。
康德对休谟的论述大为惊讶。既然经验无法提供知识,那么人类知识到底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提出了“先验论”。
既然以经验探讨世界具有缺陷,因此需要对经验本身加以研究。经验的基础是什么?经验发生以前的那个层面是什么?康德认为在经验未发生之前有个被规定的状态和平台,这就是“先验”。
针对休谟对时空的论述,康德提出了时空是先验感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根据判断的量、质、关系、模态划分出十二组先验范畴。经验提供的素材在先验感知平台上被先验范畴进行整理后的产物就是“知识”。例如:我们认为“里根必然是美国总统”是错的,但是对于“二加二必然等于四”就认为是对的。我们产生这样的反应的原因是先验范畴的规定性导出的。
因此,因果关系和全称判断并不是经验导出的,而是先验范畴的格律规定导出的。知识是经过先验主观格律整理过的产物,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而是外界事物的主观呈现状态,叫“现象”。
康德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现象(其他哲学家称为幻象或假象),事物的本真或原态不在知识范围内体现。构成人类知识的东西是现象界的产物,而提供经验素材的对象叫做“自在之物”。
康德继休谟之后成为“不可知论”大师,把“自在之物”扔之于“彼岸”。
康德哲学达到了近代哲学的高峰,随后的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均无人能超越。
既然人类的知识只是幻象或假象,并不是事物的本真或原态的体现,那么人类知识为什么会有效呢?
知识有效性问题
人类的宇宙观至少发生了六次大的变革:首先是“盖天说”,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天空是一个穹窿;其后变成了“天圆地方说”,认为天地都是有边界的,所以才有了天涯海角;历史上最早的科学事件是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后来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开普勒在日心说的基础上创立了“行星运动定律”,论证出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后来牛顿建立了“绝对时空理论”和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理论”。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人类的知识与“真理”无关,人类的知识并不是为了“求真”。从上述视觉器官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人类为了建立识辩系统把能量转换为明亮,把无极光波转化成各种颜色;而建立识辩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在万千事物中准确寻找到人类生存资源;由此可以推导出人类知识是为了“求存”而产生的。
从上述宇宙观的变革过程来看,特别是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理论”代替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由此可以看出实质上是一种“逻辑变革”,所谓的“宇宙观”说到底不过是“逻辑观”而已。
因此,一切知识和理论都不过是某种与生存形式相匹配的“逻辑模型”。
虽然我们现在知道了知识是什么,但对于知识为何有效的问题还没有回答?
我们的知识是否行之有效,是与满足生存的需要相联系的,我们用“正确”或“错误”这两个对立概念来进行界定。
从逻辑学角度上讲,所谓“正确”必须符合如下三项逻辑要求:
第一、任一新的学说体系或逻辑模型必须在理论内涵上“自洽”;
第二、任一新的学说体系或逻辑模型必须在理论外延上“他洽”;
第三、任一新的学说体系或逻辑模型必须在现实层面上“续洽”。
达成这逻辑三洽的理论知识才能叫正确。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宇宙观不停地转换?为什么理论知识不停地被推翻?为什么我们不停地变革逻辑模型?那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新的信息出现后会突破旧的逻辑模型并导致崩溃,与此同时就需要建立新的逻辑模型予以收容接纳,从而形成新的逻辑三洽。
由此可以看出,“逻辑”作为思维工具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逻辑思维做一些简单介绍。
逻辑思维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第一门逻辑学《形式逻辑》,确立了三种逻辑定律,即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后来莱布尼兹又追加了“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即是A=A,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紧扣主题,不跑题”的意思;
排中律即是A是B或不是B,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不能模棱两可”的意思;
矛盾律即是A不是非A,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前后说话不能自相矛盾”的意思。
充足理由律即是A=A的论证过程,在因果链条上寻找出A是A的充分依据。
随着人类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逐渐不能满足思考的需要,由此发展出了“理性逻辑”,也可以说“理想逻辑”,其主要特点是无法进行实证检验,只能在思维层面进行“理想实验”,比如爱因斯坦提出光速是世界最快速度,他假设一个人如果以光速进行运动的话将会怎样?这种实验是无法在现实中做到的,只能进行纯粹的推理之想了。
“理性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四个定律进行了升华。
它把“同一律”改成了“简一律”,就是把A=A转化成A=A系,由于A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不能再简单认识A,只能通过逻辑概念、模型和推理来确定A。
它把“排中律”改成了“排序律”,就是把A是B或不是B,转化为A是B以及C以及D……,A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点,而是一个延展的点,也就是把A与外界的泾渭分明关系转化成演化关系。
它把“矛盾律”改成了“消矛盾律”,就是把A不是非A,转化为A之为A正在于源自非A或导致非A。由此把事物之间的矛盾状态转化成依存状态、联系状态。
它把“充足理由律”改成了“追本溯源律”,充足理由律是在因果关系的平面上寻找支撑依据,而追本溯源律是在事物演化层面寻找事物发展的脉络和第一因。
前面论述的“逻辑三洽”,其评判标准就是需要符合上述逻辑定律。
科学or技术
本文的开头我说了东岳先生在两天的课程中始终围绕着“哲科思维”的主题进行阐述,那么我们现在再次来总结一下“哲科思维”的内涵,以便更深入地体会。
哲科思维首先从“深刻怀疑”开始起步,接着对怀疑引起的疑问提出了种种“假设”,最后为了验证“假设”而建立了严密的逻辑证明体系。在整个哲科思维过程中逻辑贯穿始终,也就是说你的“怀疑”、“假设”和“证明”都必须接受逻辑的检验才行,绝不是随心所欲地“猜疑”和“胡说八道”。
写到这里也许会有读者产生疑问:“我们了解、掌握这种哲科思维有何意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答:“中华民族在唐宋期间掌握了全世界60%~70%的技术,但是才仅仅过了634年就被西方列强打得一败涂地,即使现在中国的科学水平也还是处于落后状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先生在《东西方文化溯源》的课程中一再地强调,中国只有“技艺文化”而无“哲科文化”,中国在唐宋期间掌握了全世界60%~70%的技术,而不是科学,在此需要特别声明:科学和技术本是两码事,因此有必要把“科学”和“技术”做明确地区分。
从生成角度方面进行区分:
科学是先建立逻辑模型或假设,后通过实践经验进行检验和验证;而技术是实践操作经验在先,随后再进行逻辑整顿和理论树立。
从优劣角度方面进行区分:
①技术是硬性试错法,是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硬碰硬地进行试错;但是科学是软性试错法,是在逻辑认知层面上进行软性试错,相当于科学在沙盘上进行推演试错,而技术是在战场上进行实践试错,由此带来的试错效果截然不同。
②另外科学是一种系统化试错,用逻辑概念、逻辑理论、逻辑模型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进行试错,一旦达成正确其覆盖面极大;而技术是点状实践试错,每次只能突破一个问题,即使再次遇到同类问题还需要另行同样试错过程,因此其过程极其艰难。
③科学是在逻辑模型层面上进行试错,具有极强的精密性和缜密性,但技术试错却没有缜密性的特性。
经过上述比较分析中可知,中国虽然掌握了大量的技术,但在科学时代到来以后却迅速衰败下来,其根本原因是技术与科学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另外也再次地惊醒国人:对于长期接受技艺文化熏陶的国人来说,对哲科思维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该是多么必要和迫切啊!
非连续性
非常荣幸能与混沌研习社创始人李善友教授在东岳学习坊一同聆听王东岳先生的深邃思想。李善友教授的《认知革命》令我受益匪浅,脑洞大开。李善友教授反复强调的“非连续性”概念令很多学友感觉难以理解,在此我斗胆用王东岳先生的思想来做一次解读,以期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的批评指正。
李善友教授的“非连续性”是在公司经营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公司从建立到商业模式的打造都是建立在逻辑模型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王东岳先生说: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理论都是某种与生存形式相匹配的“逻辑模型”。
因此,李善友教授所说的“非连续性”实质上是“逻辑模型”的崩溃,是由于大量新信息突破了旧的逻辑模型,使之丧失了逻辑三洽。
经过如此解读,我们也就知道了该如何跨越“非连续性”了!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什么样的逻辑模型之上的,其次,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新的信息对目前的逻辑模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后,要不断地深思面对新的信息造成的问题该如何打造新的逻辑模型来应对。
以上仅是我的逻辑推理之想,按照波普尔对科学的定义:只有能被证伪的学问才是科学。因此我的解读随着大家提供更多信息量的情况下相信很快就会被证明是错的。
借李善友教授的一句话来收尾:我说的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