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想,怎样的科研人生才算是“正道”呢?
一种选择是这样的:有那么好玩的未知的问题,我有条件为什么不多做点呢?所以就多招人什么方向都做做。那些资源丰富又有抱负的研究人员容易选择这种道路。一种选择是:拿到铁饭碗之后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情况,科研仅仅被当作一种表面上看起来还算不错的体面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选择是:什么出成果快,就做什么。那些承受着严峻的考核压力的研究人员大概属于这种情况(在国内那些每年有发论文指标的研究单位里比较常见)。一种选择是:什么容易发好文章就做什么。大多数着急独立,或那些刚成立实验室而干劲十足的年轻研究人员(国内国外都很常见),又或者那些挂着院长,院士头衔,并且手握大量资源的“研究”人员容易走上这条“康庄”大道。这最后两种大概是当前最流行的科研道路了。但这些选择都不能让我满意。
记得我们的老所长曾经说过他自己的科研人生属于“random walk”,所以什么都做得不是特别深,故而也不可能得诺贝尔奖。其本意是劝诫年轻的研究人员要专注于一两个的研究方向。但是,我隐约觉得,他本人的例子却恰恰充当了一个反推的助手。在中国这种官本位的大环境下,年轻人看到的实际情况是:你看,只要我有几十篇CNS在手上,在中国的科技界就可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那当然得尽量多的发表CNS了!相反,却鲜有人会(毕竟确实已经非常厉害了),或者有胆量(毕竟他老人家有包括~30CNS在内的两百多篇论文呢)去问:您对于科学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毫无疑问,若论对于神经科学的贡献,在当今中国,只怕还鲜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超过了老先生。但若放眼世界神经科学界,乃至整个脑科学的历史,个人认为老先生的贡献只怕就没有那么耀眼了。如何衡量一个研究人员对于科学的贡献程度呢?最重要的叫做开创性的工作。什么叫开创性的工作呢?有三个基本条件:1. 在你之前没有人做,在你之后有很多人跟着做;2. 足够重要(要有普遍性的意义);3. 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虽然刚开始可能没人认可。开创者通常只有一两人而已。他们开辟战场,拉开幕布,指明方向。次之叫做引领性的工作。一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发挥着这种作用。他们把握方向,指出空白。领军人物可以同时有好多个,取决于领域的大小。再次之就是那些狂发CNS的研究人员,作用是填补空白,偶尔提出新的空白。最末是绝大多数一般的研究人员,发发文章,号称是填补了某个“重要的认知空白”,其实是某个生存而已。个人认为,老先生的科研成就大致可以定位为一个小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因其小,故而不具备广泛的影响力。所以,CNS的数量或文章的数量并不一定能堆出重大的科学贡献。(这里并不是要批评什么,因为科研人员为了生存有时候不得不做一些有短期回报的选择)
既然几十篇CNS都不能你满足你(此处无视掉所有不屑的眼神),那怎样的科研人生才是你眼中的“正道”呢?很有幸,最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样本,那就是Howard Eichenbaum(1947-2017),明天来分析一下这位老先生的科研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