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1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临江仙.夜归临皋》便作于此。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
作品用字简单平凡,讲的也是生活俗事:
夜里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到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熟睡,鼾声如雷,反复敲门全然不应;难得进不了家门,索性独自倚着藜杖倾听微波荡漾的江水声吧。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长恨身在宦途,忙来忙去,从来没有做过自己。
什么时候能够忘却功名利禄钻营奔竞,
趁着这夜深、风静、驾起小船从此消逝,就江海、寄余生。

很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会有很多人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这便是苏东坡的《临江仙.夜归临皋》直到今天读来还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吧。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网友的一篇文章中读到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句词,就觉得很符合耶殊陀尼诗社[https://www.j...
    紫湘Via阅读 6,159评论 52 62
  •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书屿阅读 3,964评论 2 6
  •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
    枫林煮糖阅读 3,240评论 3 14
  •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袁牧曾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王国维亦是说过;“词人者,不失...
    吉山比尔阅读 5,327评论 20 60
  • 公元1079年, 43岁的苏轼遭遇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危机。 那年三月,他被调到太湖之滨的湖州任职,上任后给当...
    老庄梦谈阅读 5,963评论 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