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03 “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
事实上,“爱”和“怕”总是交织在一起,一个人就算受了伤,仍然会有爱的渴望。有时候越是怕,对爱的渴望反而越强烈。这时,人们就开始在“爱”和“怕”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小心翼翼地试探、靠近,并准备好随时撤退。当“怕”占主导时,人们会发展出一些特别不稳定的亲密关系类型——融合、隔离、物化、暧昧。
1 融合
“融合”,它对应的是鲍尔比观察到的幼儿因与母亲分离而产生的“抗议”阶段,因为担心母亲再次离开而想牢牢抓住她。这时,他会对分离的信息格外敏感,并为此愤怒。
从“我”到“我们”的过程,就像关系双方自我交换的过程,一个人拿出一部分自我,和对方的一部分自我交换,这本身就是爱的神奇之处。可是,如果一个人对亲密关系缺乏安全感,让“怕”主导这段关系,就会不停地确认对方不会离开自己。而让对方不会离开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对方和自己变成同一个人。
这种渴望跟对方融为一体的感觉,就是融合。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在婴儿期,婴儿和他的依恋对象——母亲——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随着逐渐长大,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和母亲不是同一个人,自己的身体、需要、想法、感受都和母亲不同,并因此产生孤独的感觉。这时候,分离就开始了,并且会伴随他长大。
成年后,当一个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这种融合共生的欲望会重新出现,尤其是当他产生分离焦虑时,更是会不自觉地希望和伴侣靠得更近。追求过度一致,就是融合的表现。
A 主动融合 vs. 被动融合
在亲密关系中,融合的需要会发展出两种倾向:主动融合和被动融合。
主动融合,表现为控制。这种关系的逻辑是“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对方应该听我的,所作所为都应该符合我的想法,否则我就会生气,用我的方式来纠正对方的行动、感受和想法”。使用这种策略的人会非常强势,容不得别人和自己不同。他们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种一致性,让两个人联结得更紧密,却经常因为这种强势而把对方赶走。
被动融合,表现为讨好和服从。这种关系的逻辑是“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所以我就都听对方的,压抑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想法,两个人之间的差异是危险的,必须保持一致”。使用这种策略的人通常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不是指生活上不能独立,而是指情感上的依赖。这样的人总是倾向于取悦别人,回避矛盾和冲突,维持表面的和谐。
有时候,这两种融合的策略会混杂在一起使用,讨好和服从也可以是一种隐秘的控制,比如说“我都把自己放得这么低了,你就应该照顾我,不应该离开我”,通过内疚来让对方跟自己一致。无论是哪种融合,都会让两个人之间缺少空间,最终损害亲密关系。
B 融合 vs. 亲密
融合和亲密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把亲密关系想象成两个人共建的一所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子也是一种限制。本来你的行动范围无限宽广,有了房子之后,活动范围就只能限制在房子里了。人们愿意接受这种限制,一方面是为了遮风避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归属。可是,如果这个房子太小,两个人腾挪不开身子,就会彼此掣肘。
关系过于紧密就像身处一所小房子,别人的感受变成你的感受,别人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你的反应,反之亦然。两个人怎么都腾挪不开,最终就会想方设法走出这个狭窄的空间,离开这段融合的关系,重新找回自我的自由。
2 隔离
“怕”所主导的第二种亲密关系类型是隔离,它对应的是鲍尔比观察到的幼儿因与母亲分离所产生的“绝望和疏离”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会觉得依恋某个人不可靠,不自觉地调动内心的防御机制,通过屏蔽自己的感觉来防止自己投入一段关系,进而依赖他人。
“假性亲密关系”说的就是两个人做很多恋人该做的事,比如一起吃饭、看电影、参加朋友的聚会等,似乎彼此很亲近,但两个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亲密关系”代表了人们对爱的渴望,而“假性”又代表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假性亲密关系,看起来似乎找到了爱与怕之间的平衡,但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它是假的”,而身处其中的人也知道它是假的。这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模仿,是两个人为了缓解孤独,人为创造了一种表面上的亲密关系,同时为了躲避可能受到的伤害而回避情感的投入。这背后也蕴含着对亲密关系的“怕”。
A 隔离 vs. 独立
一个人在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关系时,会通过扭曲自己的感受来达到内心的平衡。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在感情上却不投入,也不依赖他人,这并不是“独立”。“独立”是我能够对对方产生依恋,也能享受个人自由的空间。“隔离”更像是不自觉地避免对他人产生依赖,从而避免受伤。这也并不是“不爱”,“不爱”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我只是对这个人没有感觉,也许是由于某些迫不得已的原因跟他才在一起,而“隔离”很多时候是针对所有人,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将“隔离”作为防御机制的人,很少有情感性的回应和互动,正如孩子因为离开父母而变得冷漠和疏离。有时候,隔离不只体现在恋爱和亲密关系中,也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隔离会导致一个人对任何事都无法投入,从而失去很多乐趣。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好像到处都是问题,可又好像没什么问题。我很长时间都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真正快乐起来,生活得很麻木。”这正是隔离的人容易有的状态。
感觉是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它不如现实重要,想要轻轻忽略它。可是,如果你对自己诚实,感觉又是最绕不开的东西。
爱是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是把对方的痛苦和快乐看得和自己的一样重要,是你想接纳她、靠近她、照顾她。
B 过度理性 vs. 冷酷
隔离带来的过度理性。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爱讲道理,也会通过完整、封闭的逻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这正是“怕”和“爱”最大的区别:爱的时候,我们可以信任感觉,跟着感觉行动。一旦怕了,感觉就会被屏蔽,我们只能根据外在的一些规则来行动。
相比于感觉,规则是可控的。理性和逻辑是可依赖的规则,更可控。
3 物化
“怕”所主导的第三种亲密关系类型是“物化”。所谓“物化”,指的是通过把人当物品看待,把对物品的占有欲当作爱,以此获得一种对关系的控制感,从而克服在亲密关系中的“怕”。
A 物化的本质——有用
物和人的区别是:
第一,在关系中,“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功能,如果东西完全没有用了,就可以被扔掉;而人的价值取决于你和这个人的关系本身,只要他对你重要,无论他有没有用,你都会珍惜他。
第二,当你想要拥有一件物品时,就算你得不到,它也无法伤害你,你只会有一些失望。但是当你想要追求一个人时,如果他拒绝了你,你就会受伤。
第三,人是有感情的,需要你的了解和回应,而物不需要。所以把人当物,就可以掩饰我们不能了解和回应一个人的情感所带来的焦虑。
当被抛弃的恐惧超过对依恋的渴望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分离的态度:对于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漠不关心;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选择占有。
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当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有太多的疑虑时,就会用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评价、占有、控制和替换,只关心对方的功能,而不关心这个人本身。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对方是否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物化”。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如果你有爱人,你觉得你的爱人对你“有用”吗?
如果他对你有用,你是因为这种“用处”才跟他在一起的吗?
如果他对你没用了,你会马上找个更有用的人来替换他吗?
从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是爱的“激进主义者”,渴望得到纯粹的爱。我们关心他有没有用,但更关心和他在一起时我们的感受如何。
相反,物化的爱是另一种爱:他爱你,是因为你有用。这其实不是爱,是包装成亲密关系的权力。
当然了,在一段紧密配合的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比如赚钱、做家务、养育孩子……可是,关系双方很介意爱与功能的顺序,谁都希望彼此在一起首先是因为爱,而不是因为这些方便的功能。
“物化”这种依恋模式的产生通常源于对爱缺乏安全感。通过“物化”,一个人既可以拥有一段关系,又没有被抛弃的恐惧。而被物化的人,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愤怒,觉得自己被冒犯。
B 物化的表现形式
在亲密关系中,物化有三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形式一:物质化
用物质条件来衡量一个人,给人贴标签,就是一种物化。这时候,我们相处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不那么重要了,情感变成一场交易的附庸。
形式二:颜值和性
大众文化容易以钱来物化一个男人,而以容貌来物化一个女人。当爱变得复杂而不可控时,人们宁可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它。不仅是颜值,一个人身上所有的东西,包括毕业的学校、工作、收入、年龄,都可以变成一个分数。凭这些给自己打个分,给别人打个分,以此确定和对方的交往是赚还是亏。这样一来,亲密关系就变成给彼此定价的交易关系,看似很客观,却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这背后是人们的一种偏见:在关系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稀缺的资源是重要的,而关系的感受不重要,或者很容易培养。只要是高分,对方是谁并不重要。
和容貌相关,性关系也可能演变为另一种物化。在理想状况中,性是爱的产物,是爱的身体语言,也是爱的深化。可是在某些情况下,性会被人们从爱里割裂出来。这时,人,尤其是女性,就会变成性的物化的工具。PUA(Pick-Up Artist),所谓的“搭讪艺术家”,就是指男性通过系统化学习、实践某些手段和技巧来吸引异性,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爱的一种物化,就算学习PUA技巧的男生最终达到了目的,想必内心也会空虚,因为他吸引对方的并不是自己的魅力,而是PUA的手段。在这样的关系中,他始终不敢暴露自己,也不敢真的爱上对方,因为担心自己失去关系的主动性,只能换一个又一个目标。
与性相关的,还有女性的生育功能。
形式三:陪伴
陪伴是否是一种物化,同样看是“爱”优先还是“功能”优先。有的人谈过很多次恋爱,每次失恋后,都会很快进入一段新的关系。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对方,而是他很难忍受一个人独处,尤其是在失恋这样一段特殊时期。虽然陪伴是精神层面的需要,但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物化。
这就涉及需要和爱的区别:如果你只是因为需要陪伴而跟一个人在一起,那就不是真的爱他,因为你关注的是对方陪伴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你所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需要。
这其实是陪伴的悖论:从长久来看,只有一个人真的爱对方,跟对方建立关系,亲密关系才能真的缓解孤独,陪伴才会有效。可是,如果你只想获得陪伴而不在意这段关系、不向对方付出关心的话,慢慢就会发现,就算这个人在你身边,也没法缓解你的孤独,因为陪伴是爱的附属品,在这种物化的形式中,你无法获得真正的爱。
4 暧昧
“怕”所主导的第四种亲密关系类型是“暧昧”,就是用表面的、肤浅的关系代替真正的亲密关系。喜欢暧昧的人似乎也有对亲密关系的兴趣,可是他们会有意无意地用各种办法延缓自己进入一段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比如总是和不可能的人恋爱,在友谊和恋爱之间游走,同时发展很多段关系等等。
A 爱与怕的微妙平衡
暧昧,是在爱和怕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
B 谨慎的爱
有时候,这种平衡还体现在对性的开放和随意上。人们对性的态度变得开放,对爱却越来越封闭。正如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在《爱与意志》中所描述的:
“将性置于爱之上,恰恰是用性来逃避由爱带来的焦虑……我们在逃避爱欲,而性就是我们用以逃避的工具。性是掩盖爱所带来的焦虑的更方便得到的药剂。为此,我们不得不把性限定在更狭小的范围内。我们越专注于性,人类对性的内涵的体验就越狭小。我们为了逃避爱的激情而直接跳到性感觉上。”
因为爱,我们想要亲近他人;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从理智上,我们知道亲密关系该走的路,但我们心里的怕却哄着我们走了相反的方向。
爱的练习
请根据下列问题,对你与伴侣的亲密关系进行评估与改进。
(1)我对亲密关系的感受(从1到10,选择一个最接近你的感受的数字)
(2)我与伴侣的亲近程度
(3)如果我与伴侣的亲近程度较低,那么我的“怕”是:
(4)为了增强与伴侣的亲近程度,我可以尝试做的事情是:
—— 陈海贤《爱,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