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一直是我很心疼很佩服的一个女性人物,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她是整本书中不可多得的高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和看法吧,现实中真的很难做到她这样的。很多人对这个人的品行和心机表示不喜欢甚至抵触,虽然相较于其他女性来说,也谈不上喜欢她的为人,她更让我心疼的是身不由己,对家庭的责任让她无法像黛玉和湘云一样活出自己。
她最为人诟病的一件事是滴翠亭旁边偷听小红他们说话,被发现后为了摆脱嫌疑,情急之下直接喊出了黛玉的名字,让别人误以为被黛玉知道了这件事会说出去引来麻烦。我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的是,她当时情急之下叫出了心里一直比较看重的闺蜜的名字,因为她们平时经常一起玩笑打闹,别人也知道他们关系好,在一起玩也不容易怀疑,可能并没有陷害的意思。
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姑娘,干嘛要想的那么坏呢。如果她真的品行那么卑劣,凭作者这么深的洞察力,也不会把她安排在十二金钗首位和黛玉并列了。我从整本书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个体组成的群像,更像是在封建大家族中各个阶层的女性处境的代表。很可能作者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时候,她们俩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两面性,一面至纯至性,一面世俗务实。
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人物,我们不是把她当做一个单独的人来看,这个人代表的是一种处境,一种生活态度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不会有非要对书中人分出嫌恶,而是对她们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生出深深的悲悯,心疼和惋惜之情。
但我始终很心疼她,原本也是爱哭爱闹,爱看各种杂书禁书的天真烂漫的女子,可是随着最爱她的父亲的离世,家道中落,不成器总是犯罪的哥哥,还有毫无才能的软弱母亲,她只能舍弃自己的本性,夹缝中求生存,武志红说,她也是世上顶顶美好的女子,我也很认可,人不可能做事都十分的周全与妥当,就拿滴翠亭一事来说,谁没有无意中做了伤害别人的事而不自知的时候呢。
我还看了更多关于宝钗阴谋论的解说,也是有理有据,甚至越往下读越觉得她这个人心机可怕到毫无人性的地步,可我想,作者把他们的年龄都安排在十几岁,而且整本书都是以女性为主要的描写对象,我想他也是希望让我们看到和记住那些女孩最美好的样子和身不由己的苦衷吧。
看书只是一种心得,一种愉悦身心的方法,理解没有对错之分。一本名著的价值就是可以让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人和同一件事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觉得这本书都在为他们感到惋惜,深深的同情和心疼,原本都是清清白白的女子,因为整个成长环境或者是教育让她们不得不长成了各种样子,或美或丑,或纯良,或恶毒。不管她们怎么去挣扎,但是他们人物所代表的这种性格,必定不可避免的迎来了他们的结局。
这何尝不是当时时代和社以及制度的悲哀呢。看完了内心只剩下一种沉重的悲悯之心,终于能理解和共鸣作者“满纸辛酸泪”的酸楚和痛惜。作者对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怀如父母般的慈悲心。这个时候会明白,书里的每一个人的所有成长轨迹,并不单单写的是那个人,而是代表每个人在不同环境和阶层中的处境,可悲,可叹,亦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