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娄子干:隋初边塞长城
贺娄子干“少以骁武知名”,北周时出仕,凭借精明强干的能力和勤劳踏实的态度不断获得升迁。周宣帝病逝后,继位的周静帝年幼,权力落入左丞相杨坚之手。相州总管尉迟迥担心杨坚觊觎北周政权,在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一带)公开起兵声讨杨坚。贺娄子干随主帅讨伐,在怀州大破尉迟迥,乘胜追击。杨坚接到捷报非常高兴,亲自写信鼓励他:“您受命诛讨荡涤反贼,首战告捷,可喜可贺!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日子,就在今天!希望您再接再厉,荡涤除尘,不负朝廷厚望!”贺娄子干深受鼓舞,从此每战身先士卒,浴血拼杀,总是第一个登上城楼,立下赫赫战功。
杨坚变身隋文帝后不久, 西北少数民族吐谷浑进犯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贺娄子干奉命随主帅抗击吐谷浑,在无数次战斗中大破敌军,“功最优”,受到隋文帝诏书褒奖。由于在对敌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贺娄子干被隋文帝诏令镇守凉州。
次年五月,突厥汗国纠集四十万骑兵大举南侵,突入长城后,分几路攻隋。达头可汗率左路军气势汹汹扑向兰州,贺娄子干沉着地“率众拒之,至可洛峐山(今甘肃武威东南),与贼相遇。”由于“贼众甚盛”,敌强我弱,贺娄子干避开达头军锋芒,切断敌军水源,等到敌军因缺水人困马乏时候突然出击,“大破之。”此战使他威名大震,更受到隋文帝的高度评价,被破格擢升为工部尚书(相当于今住建部部长)。
突厥贼心不死,卷土重来,边关再次告急。贺娄子干被隋文帝紧急任命为行军总管(朝廷战时临时任命的统兵出征大臣,事讫即罢),配合行军元帅行动。他采取声东击西战术,从“别路破贼,斩首千余级”。隋文帝闻讯十分欣慰,派特使携带诏书与礼物到前线“劳勉之”。
吐谷浑趁突厥入侵隋朝之机,企图火中取栗,再次侵犯边境地区,“西方多被其害”,给隋朝边民带来极大灾难。隋文帝大怒,诏令贺娄子干前去讨伐。贺娄子干从驿站风驰电掣率赶到河西,迅速征发附近五州兵马,与侵略者正面交战,杀得吐谷浑节节败退。为彻底解除吐谷浑威胁,贺娄子干一不做二不休,指挥部队趁胜追击,杀进吐谷浑国内,“杀男女万余口”,烧杀抢掠二十天。经此一战,吐谷浑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隋文帝认定陇西频遭外族入侵的原因,是当地居民如同散沙一盘,没有聚村而居的习惯。所以,他诏令贺娄子干把陇西百姓集中起来建立村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贺娄子干认为此举对边防不利,实事求是上书建议:“凶寇虽然还在侵扰,但我有信心迟早荡平他们!请圣上不要担扰!臣在边塞作战,需要见机行事,不能完全按诏书行事;此处地广人稀,在边境还不能安宁之前,不可能大面积种田。臣见过一些屯田的地方,收获少而花费多,白花人力物力,最后收成还是被入侵者抢走。所以,臣斗胆建议废除屯田诸事。而且陇右百姓素以放牧为生,如强行聚居,会使他们更加不安。所以,要对他们严密监视,岂能让他们聚集人马突生变故?臣请求在重要路口加强防备,只要镇守之所相连,烽火能够相望,百姓虽然散居,也不必担心!”建议得到隋文帝采纳。不久,胡人侵犯岷州、洮州,贺娄子干迅速率军抵御,敌军闻讯仓惶逃遁。
由于熟知边疆战事,贺娄子干被隋文帝委以边防重任,在隋朝边境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他的英名在胡人中广为传播,“甚为虏所惮”。几年后,突厥某部可汗派遣使节携带大批羊马,到隋朝请求投降。贺娄子干被隋文帝派往西北道,去接应突厥使节,把他们安然护送到京城。护送任务完成后,由于他功勋卓著,隋文帝“以突厥所献马百匹、羊千口以赐之。”
贺娄子干被隋文帝任命为榆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总管,六十岁时死于任上。隋文帝闻讯,“伤惜者久”,赐他缣采千匹,米麦千斛。
隋朝初建期间,西北突厥和吐谷浑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频频南侵。贺娄子干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终生在边境抵御侵略,浴血奋战,忠诚守护着隋朝的北大门。隋文帝动情地下诏褒奖他:“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的确,贺娄子干“西涉青海,北临玄塞,胡夷慑惮,烽候无警”,不愧为隋初保境安民的塞上长城!
完
2019年4月9日
韭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