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时代,我们总是爱幻想自己的未来。
能考上一个最棒的大学,学富五车,出类拔萃。
会遇上一个真命天子,有着英俊的外貌,既有才又有钱,还特别爱自己。
可以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就与收获,开豪车住豪宅......
想得乐呵呵,一转眼已毕业一年多,我还是那个平凡的我,没有卓尔不凡,没有一路繁花。虽然创办了自己的小公司,但还是每日朝九晚六,工作吃饭睡觉,并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结果。我们似乎习惯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实现不了的梦想才是常态。
我们也曾努力过。
每年年初我都会为自己前一年的碌碌无为而感到后悔,然后干劲十足的为自己新的一年制定了无数个计划:
要早起,要锻炼身体,要在工作时抽空学习......
买了各种课程:时间管理课程,系统思考课程,各种专业课程......期待自己新一年的蜕变。
然后在无数个忙碌的日夜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除了日常安排变多了,其他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我们疑惑:为什么明明花了很多时间,付出过很多努力,却依旧没有过上我们想要的日子。
1
我想跟过去的你谈谈
我们并不是没有努力,而似乎是在前进的路上忘记了反思。
上学的时候,班上总有几个让人特别羡慕的学霸、学神。读书似乎在他们的世界里特别简单,玩耍,娱乐一样不落,可偏偏成绩永远是最棒的。我总是在羡慕,总是在纳闷,为何我明明花了更多的时间,可效果却不如人家呢,真的是有天才吗?
我高中班上有一位特别特别努力的同学,每天他来班上都是最早的,走的最晚,从来不参加任何活动,永远在读书,做练习,奇怪的是他这么努力,成绩在班上却只是中游。
我是课代表,每天收发作业试卷,无意中发现他总是在错同样类型的题目,换个形式出现,他就不认得了。我暗暗嘲笑,怎么能总是被同一个石头绊倒呢,不知道准备错题本吗?
后来,考到长沙来读大学了,在校期间有很多的课程需要上台演说,一点名,我就低头逃避,但事情过后我又后悔,逃避就错失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呀,然而下次点名,我还是忍不住低头逃避。
我突然意识到,我似乎也总是在原地摔跤,走不出这个坑,事情过了,就会忘记自己的豪言壮语。不改变,就无法提升自己,生活中也需要一本“错题本”。
我们跟大牛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和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升华的能力。
为什么大牛总是让人感觉“能力强大”,“充满洞见”, “具有启发性”,而我们却不能?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接触到了更多信息,更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方法与众不同。
他们能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都化为案例,从中汲取精华,提炼出可以大范围使用的临界知识,然后在遇到类似事情时能快速反应与处理。他们的每一个经验都是有价值的,自然成长得更快。
大牛们从经验中汲取精华的工具就是每日的反思复盘。
很早之前我就尝试过写反思日记,进行日反思,周总结,可是慢慢发现,我的每日反思只是对我当天计划的完成程度进行总结,更像流水账,进行周总结的时候没有可以借鉴提取的地方,发现无用后,就不再写反思日记了。
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是我当时反思的动作错了,而是不懂其正确方法,不清晰反思的实质。
1、什么是反思的实质?
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我们往往会对一件已发生的客观事实产生自己的判断,判断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判断即我们对事物的假设。
比如:针对“最近我们公司员工存在上班玩手机”的这一情况,如果我的假设是:公司规章制度不够全面严格,导致大家工作时间散漫,那我的处理方法就是调整公司规章制度。
如果我的假设是:公司是不是最近业务量下降导致的员工上班没事做,那我的处理方法就会是对销售方面的事情进行处理。
这就是判断不同而导致的行为不同。而我们每日的反思就是去思考矫正我今日的假设是否正确无误,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
我们成长的过程,便是让我们的假设更接近事实的过程。假设更准确,行动才会更有效。
2、反思的作用?
每日反思,能够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矫正行为。
反思能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的知识。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多问问自己:
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事情吗?
我还听说过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有做得更好的方法吗?
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中吗?
反思以检验新学到的知识是否运用生活中。
2
我想跟现在的你谈谈
什么时候进行反思复盘最有效?——答案是:现在!
有些事,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而是我们太懒惰,总是想的很多,做的很少。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反思复盘就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尽快用起来!
如何有效反思复盘?
反思复盘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记录。
1、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表面问题:
实际问题: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3、事情发生时,我是如何思考的?
4、怎么解决,有何启示?
附录:我以前的一篇日常小事反思日记,仅供参考(没时间的可以跳过)
一、遇到了什么问题?
表面问题:与朋友争执”染色定律”与”六度分隔理论”是否为同一理论。
实际问题:我和朋友都是想让对方认可自己的观点。要强想要争个输赢论个对错。
场景还原:朋友认为”任何两个不认识的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在一起为染色定理。而我认为是六度分隔理论。朋友好强,屡次打断我说话,认为我说的观点不对。我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尊重和不重视,所以越发生气,开始了争执。
二、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当我听到他人不一致的观点就认为是错误的,严重地开启了自己的红灯思维,并且责怪他人为何不以绿灯思维,跟我交流。
三、事情发生时,我的心理表现,是什么样的?
1.责怪他人,为何不听取我的意见?为何没有绿灯思维?
2.屡次被打断说话时,愤怒、生气、失望。
四、怎么解决,有什么启示?
1.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当学到一个知识时,并不代表这个知识就一定是正确的完善的,当他人提出不同意见时。我应开启绿灯思维并思考他人意见,从他人身上学到新知识、新经验,来提升自己。
2.当一个人知识能力强大时,他应该给人的感觉是舒适的,不需要反复通过述说自己的观点,来使他人认同,在无形当中它就会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思想。
3.以后我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开启绿灯思维,当发生事情时应该想:事情都是对的,问题出在了自己身上。从自身寻找问题所在,并提升改变。
4.多学习,少说话,当真正学会应用融会贯通时,才能够让他人认同影响他人的行为与看法。
复盘,不仅仅记录事情结论,更重要的是记录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记录自己思考过程。
3
我想跟明天的你谈谈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在生活中进步,从思考每一件小事开始。不要浪费每一个案例,将它化为经验,改变生活,持续进步。
当你长时间觉得自己没有进步了,一定是忘记了好好反思,总结经验。反思过的错误,一定不要再犯;总结好的方法,一定要落实生活中去使用。
未来的我们,一定会感激现在就开始复盘的自己!
剽悍一只猫是谁?
知名学习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社群商业战略顾问、个人品牌战略顾问,微信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咨询费20万/天。在“一块听听”平台,他有11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果壳旗下的“饭团”平台,他有12W+订阅用户,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有讲”平台,其2018年度分享有17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