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28》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𤋮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今天是戊戌年辛酉月壬子日,八月初八,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
上两节指出人不可不知所止,这一节具体举文王为例,说明能够和应该所止的方面。
《诗》,是《大雅·文王》篇。穆穆,是深远的意思;于,在这里读音为"呜"wu1,是叹美辞,此诗常被引用。缉,是继续;熙,是光明;敬止,是无不敬而安所止。
诗人说:"穆穆深远的文王,他的德行持续光明,无不敬而安所止。"
曾子引述这句诗进而讲解说,凭什么说文王是"敬止"的呢?他做到了些什么而说他是无不敬而安于所止的呢?有五个方面,他在君、臣、子、父、友五个角色的责任上,做到了无不敬而安于所止。
为君的道理在于仁,文王作为人君,所存的是仁心,所行的是仁政,尽了为君之道,没有一丝一毫的不仁之处,这是安止于仁。
为臣的道理在于敬,文王作为人臣,忠诚以立心,谨恪以奉职,尽了为臣之道,没有丝毫不敬之处,这是安山于敬。
为子的道理在于孝,文王作为人子,事奉他的父母,常怀着爱慕的意念,对于为子的道理,竭尽而无所遗,这是安止于孝。
为父的道理在于慈,文王作为人父,教诲他儿子,都成为善继人志、善述人事的好人,对于为父的道理,曲尽而无以加,这是安止于慈。
与人交的道理在于信,文王与国人之交,言语句句都是诚实,政事件件都有始终,尽了那结交的道理,没有丝毫的不信,这是安止于信。
以上五条,可以作为诗人所说的"敬止"的说明。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文王的"无不敬而安所止",绝不止于这个五件而已,这个五条是重点和关键,学习时体察到这一点,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至至善之境。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大学>》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