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乡甪直我的新书发布会上,我见到了书友湖畔书桌,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我们在简书里互相关注,但联系不是太多。一见面,她就对我说:“别人写你的文章,你都转载了,就是我写你的文章,你没有转载。”
有这样的事吗?
这次发布会后,我就去她的简书里找那篇文章,还真找到了一篇文章,且看:《宝刀未老笔耕勤,著作等身满园丰 ----致蒋坤元老师》。这篇文章我是点赞过的,至于我有没有转载,一时也无法说清楚。湖畔书桌说我没有转载这篇文章,或许她说的是事实,因为文章中有一句话,我没有认同,她是这样说的:
他很有闲,他年届花甲,早已培养好接班人,卸甲归田,公司已经全权交给爱子打理。自己只是顾问。很多的时间用来以文会友,舞文弄墨。
其实,我还不闲。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我只能少睡觉,每天凌晨2时3刻就要起床,在简书发文,然后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一年365天都如此,还有我“年届花甲”,我还不是“花甲”,我还年轻着呢?
这么一想,很可能我没有转载这篇文章,除去这一句话,这篇文章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没有理由不转载它吧。
这次甪直发布会,湖畔书桌来了,我看见她在简书里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千里只求见,友谊不散场》,还有一篇是《缘深缘浅,我们江湖不忘》。这两篇文章我都朋友圈了,因为我应该感谢湖畔书桌远道而来参加我的新书发布会,而且她的文章也是写得真情实意。
以下是《千里只求见,友谊不散场》一文摘要:
这又是一场单纯因文字而自发的聚会。大家以文会友,以情交友。彼此之间谦恭温和,相互尊重,既像朋友,又像兄弟姐妺。因琐事繁忙,平日里,微信设置为免打扰状态,只能在群里时不时有一搭没一搭的留下片言只语。这次真的聚会了,尽管和P得风情万种的图像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但从网络的神秘一下走进现实,更接地气,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大家距离拉近了。
聚会是短暂的,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谈心,但收获了友情与快乐。本人是慢热型,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如影随形,一下子与未曾谋面的文友有多热络,臣妾做不到哇!聚会是成功的,于我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也感受到了别样的力量。更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很多在文字领域已经初有成就的文友自谦为“文字小白”,这么一比,我连”白色”都没有,整一个“文字小透明”。 只要你还弱着,所谓资源整合、所谓人脉广结、所谓情怀落地,都很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期待有一天“小透明”也能抹上绚丽彩虹。 你若盛开,何愁蝴蝶不自来呢?
聚会散了,大家会回归各自的生活轨道,见或不见,联系或不联系。读文或者写文,关注就好。初心不忘,千里只求见,友谊不散场。最后,祝文友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最后,发现湖畔书桌与我一样都是在穷苦的乡下长大的。请读《那些年,我们一起搞过的“双抢”》:
“双抢”,贯穿了整个七月,一日一日的重复繁忙。稻谷再经过曝晒,扬灰便会颗粒归仓,新插的秧苗经过施肥、拔草、灌溉,打药也开始新一轮的返青,待到中秋又会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也被盛夏的烈日烤得黝黑黝黑,泥水浸泡过的双手染上黄褐色水锈,身上也会脱一层皮。而那些劳动的苦与累,也慢慢地被咽下,被消化。也正是这特殊的经历教会了我坚韧与顽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每读这首诗,都告诉孩子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只是,冰淇淋愉悦着味蕾、空调冷气输送着舒适、水上乐园丰富着夏日记忆的她,是无法感同身受农民的艰辛的。只有参与过“双抢”的人对盘中粒粒皆苦的意境才有深刻的憬悟。
[特别推荐理由]
潇湘清尘在湖畔书桌写的《千里只求见,友谊不散场》一文留言:记得第一个见到的文友是你,记得遇见的欣喜!文笔细腻流畅,会越写越棒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