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每一天都在觉悟。
读《红楼梦》读了不止三十年,每次都是似懂非懂。
初中的时候,读到林黛玉的《葬花词》: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落花也会有人忧伤。那时候我只是不知道林黛玉的自伤之情胜过对花朵的对待。
七十年代,父亲种了一棵月季,花团锦簇的月季花经常铺满一地。偶尔,我也能感受到月季花飘逝的忧伤之美,但绝对不会痴到葬花。在乡下,不只是月季大片大片地飘落,从春天到秋天,到处都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风一吹,花就不计数地纷下起来。乡下的孩子看花开花落,想到的都是季节的变换,有时候压根儿就不会想到花,更别说为花伤情了。
为花伤心的体验,我只有一次。一棵栽了二十多年的茶花树移栽后死亡,因为这事我难过了好一阵子。慢慢地,我也就明白了下面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怀,然后反观自己:
昨宵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长大一点后,我便知道了花草树木与人有情感,有因缘。为花草树木欢喜或忧伤是极自然的事,而在欢喜或忧伤的时候,对境能有所体会观照,正是一种觉悟。
最近又重读了《红楼梦》,更加体会到了一朵花的兴谢与一个人的成功失败没有两样。一个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的追求使自己明净而了知自然的变迁,也就会像一朵花一样于某一天在无知中凋谢了。
同时,看一片花瓣的飘落,可以让我们更深地感知无常,正如贾宝玉在山坡上听见黛玉的葬花诗“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说到无常,《红楼梦》还有一支曲子: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
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从落花而知大地有情,这是体会;从葬花而知无常苦空,这是觉悟。
体会了大地有情,觉悟了无常苦空,知晓了山水真实,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行呢?
正因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它让我们知道,放弃今日就没有来日,不惜今生就没有来生;它让我们知道,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它让我们知道,当下即是。
愿我们每一天都在觉悟。
愿我们的心田常开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