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岚山开发区成立,1993年6月岚山工委、办事处成立。在岚山初期的建设发展中,鉴于日照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突出了岚山重要的经济功能,促使其经济上尽快富起来,尽快长成“大块头”,岚山承载着日照工业强市的梦想,成了日照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当时社会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出现了严重的滞后。通过经济发展产生的财富,不少的流向了外地,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供给侧方面出现了问题,成为岚山发展的长久的痛。
遥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批热血儿郎从日照,从周边县市来到岚山,到岚山寻找发展的空间,在服务岚山奉献岚山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那时的起步阶段,创业者的生活是艰苦的,在当时岚山发展的起步区,环境上是几近荒凉。
岚山的基础设施缺项是很多的。为改变出入岚山一条路,且是一条窄路的历史,他们开始了重要的道路建设工作,打通岚山通向石臼的道路——沿海路,打通岚山通向国道的两条道路——圣岚路、岚山路,拉开了今天岚山发展的主框架。岚山建设初期,人才匮乏、资金缺乏……,工作推进更是难上加难。是他们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弥补着这些不足。他们喊出了“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创业号,并在实践中将其提炼为当时的岚山精神。他们“远学石狮,近学罗庄,奋战十五年,建成小香港”的奋斗目标,今天说起来还让人心潮澎湃。
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劲头是足足的;加班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工作之余,想家的思绪就会弥漫在心头,这时候,他们有的会三五成群,买点便宜的酒菜,买些岚山的鱼货,到家里一聚,谈谈工作,拉拉家常,叙叙友情。兴奋处,高歌一曲,一片青春激昂之情。说到点子上,也蹦出几个经典语句。那时大街的墙上有着大幅标语——“住在岚山,热爱岚山,建设岚山,美化岚山”,这其实就是他们内心的写照。在那个年代,岚山就是他们的天,岚山就是他们的地。三五人等聚在一起,一人一句,表达着自己对岚山的真情。有人说一句“爱岚”,说的是内心感受;再有人说一句“护岚”,说的是现实行动。爱岚、护岚,其实已经有了很重的份量。在此启发之下,随后有人就喊出了“不跳岚”,意思自然非常明白,就是与岚山的发展永远在一起。
时光飞逝,从岚山开发区,到岚山工委办事处,再到岚山区成立。这期间,“爱岚护岚不跳岚”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也成为岚山创业者的自勉语。但事业在发展,人事有更替。不少人最后还是离开了岚山,开始了新的发展进程。但在岚山的那段创业历程,将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永远陪伴着他们。
“爱岚护岚不跳岚”是青春的承诺,更是青春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