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该干嘛干嘛吧。
过年这几天,事也多,各种聚会也多,一些不成文的说道也不少。
耽误了几天的游泳,也该照常了。
刚换上泳裤,戴上泳帽,就遇见多年不见的老熟人了。
“哥们儿,你现在还一直坚持锻炼吗?”
这个三线小城儿,真是小。
走到哪儿,都能遇见熟人儿。
如果不是在游泳馆和澡堂子里,与一个曾经一起工作了好几年的哥们儿,一丝不挂地“坦诚相见”,我甚至都忘了自己的身上,还幸存下来几块像模像样的肌肉块儿了。
“都锻练三十多年了,早就不那么刻意了。时间充裕,就比划比划,一旦忙起来,也就两眼一闭,爱咋咋地了。”
说话之间,这位几年没见的兄弟,眼神儿一直停留在我那两块胸大肌上,好久都不曾移开。
好巧不巧。
同样的问题,今天被人问起了两次。
一个是在电话里,也是熟得不能再熟的老熟人。
聊完正事儿之后,不得不扯几句虚头巴脑的闲篇儿,来铺垫铺垫。
圆人情世故之奎成。
一个是在溺泳馆里,正在面对面说着话的,这位曾经在一个单位里公干的老班底儿。
嘴上说,是锻练了三十多年。
其实,拍拍心口窝子,对天发誓,主观上从来都不曾刻意过一分一秒。
那是根本由不得自己的三十年。
从两眼一睁,到天黑熄灯。没有哪一刻,人不是在各种各样无遮无挡的“健身房”里渡过的。
没有人,管那种五冬六夏,都在没完没了的“摸爬滚打”叫健身。
然而,正是伴随着“号音儿”,准时出现在露天训练场里的那群车轴汉子,只要亮出身子,凹凸起伏的肌肉线条,没有一个人不是有棱有角。
早已经习惯了在天然大氧吧里,摸爬滚打的人,想让他们回过头儿,再往一个憋了八屈的小小健身房子里钻,好像挺难。
反正,我是一次都没敢挑战自己的忍受能力。
那种有里儿有面儿,装修考究的健身房,给我最大压力,真的不是自己兜里缺钱。
直觉告诉我,当两只脚,都踏进去之后,大脑会缺氧。
这么说,只是我的个人感受。
不应该归于不友好引导。
绝对没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花不起那笔价格不菲的会员费,就说人家健身房坏话儿的意思。
更没有去砸,那些持证上岗专业人士饭碗的恶意。
……
经过三十多年打磨出来的老底子,虽已近破败,但大致的轮廓依然还在。
不然的话,多年不见的兄弟,也不至于只是通过形体特征,便一眼就在一丝不挂的人堆儿里,把我给认出来。
说实话,之前一直没把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的这种肌肉特征当回事。
别人有可能当成事儿了。至于,是真是假?
那是他们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