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曾五次北伐,但是未能成功,最终积劳成疾,命丧五丈原,这只是一个结局,但是诸葛亮为何非要北伐呢?
这个事我们得从三顾茅庐开始说起,话说当初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心生感动,暗下决心要跟随刘备一生一世,想必都知道,刘备有两个结拜兄弟,就是关羽和张飞,关羽傲慢,张飞鲁莽,而诸葛亮呢,可以说除了上阵杀敌,真的是无所不能,其实没那么厉害,被罗贯中先生夸大其词而已。
刘备得了诸葛亮,就像是在大海中迷失的航船找到了灯塔,喜欢的不得了,同塌而眠,同饭而食,这惹得刘备那两兄弟不高兴了,所以诸葛亮决定用一场胜仗来打压打压这俩兄弟嚣张气焰,所以博望坡大捷应运而生。
张飞和关羽表面上服从了诸葛亮,但是内心其实是不满意的,你一个小白脸,手无缚鸡之力凭什么来管束我们。
大家应该记得公孙瓒手下有一员猛将,名叫赵云,不仅武功好,而且听话,后来被刘备一借,二人情投意合,索性不还了。
诸葛亮看到赵云,决定将赵云拉到自己这边来,所以在赤壁之战时,先给赵云安排了任务而故意不理会关羽,关羽忍不住就立下军令状,可是在华容道放过了曹操,关羽这时候才对诸葛亮心服口服。
至于张飞,那就后说了,可以知道的是,当刘备带着赵云到东吴娶亲之时,张飞差点领兵杀了诸葛亮,也令诸葛亮气得差点辞职。
后来知道这全是诸葛亮的计划之后,张飞才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有一人也是关键,那就是被称为凤雏的庞统,虽然长得比较丑,但是有大才能啊,提到他的地方不多,在赤壁之战时他曾立下首功,他建议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其实是为了周瑜的火攻之计加了一把油。
再次出现时便在周瑜的葬礼上,那时候他其实是想超越诸葛亮,想和诸葛亮比个高低,没想到东吴不识人才,但是投奔曹操吧又不行,因为当年设计把曹操烧得屁股尿流,哪有胆量再去见人家,所以只好去看看诸葛亮为之效命的刘备了。
然而刘备也一样是以貌取人,心想来都来了,又受诸葛亮所托,不好拒绝,那就试试吧,当刘备意识到的时候,亲自去请他,看在诸葛亮的面子,才留了下来。
说了这么多,那么和诸葛亮非要北伐有什么关系呢?
公元219年,关羽被东吴偷袭,所以命丧黄泉,刘备听到消息,所以放弃了一直计划的北伐,转而东征。到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导致蜀汉国力大减。这时候诸葛亮白帝城被托孤,辅助后主刘禅,这才令蜀汉的国力慢慢恢复,同时派出大将与东吴重新修好。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这时候便是七擒孟获那回事,安顿好了后方之后,就可以一门心思的北伐。
公元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了,曹丕之子曹睿即位,那么诸葛亮认为北伐曹魏的机会来了。
在公元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后来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陈述了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以及先帝的遗愿,那么从这儿开始了五次北伐的序幕。
到底有什么原因非要北伐呢?在下认为无非四个因素:
1、个人情感上。诸葛亮并非圣人,曾经一起的战友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下自己孤身一人,而且也老了,曾经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况且北伐还是很多人的遗愿。想必都知道诸葛亮的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以看得出诸葛亮是不喜欢这种打打杀杀的生活的,但若是就这样归隐,又对不起死去的先帝和好友,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北伐。
2、军事上。鉴于第一个因素,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来了,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诸葛亮不甘心,花费了蜀汉这么多资源,那么多将士的性命,所以不停的北伐以找回年轻时候的自信,但是天可怜见,在后来的几次北伐中,互有胜负。当时的军事力量上,蜀汉已经明显大不如前,新提拔将领无非是关兴张苞之类,明显不如关羽张飞啊。而剩下的赵云也已经老了,还有魏延之辈,自是心生反叛,那么就还有邓艾等人,全是后生,将来没了自己,如何能够统领三军呢!
3、经济上。蜀汉当时的处境让他不得不北伐,都知道蜀汉处于剑阁峥嵘之地,李白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蜀汉的地境,实在是贫瘠之地,要想长久下去,在蜀汉这块地不是上策。而当时北方中原之地富裕,经过曹操的屯田令之下,北方成为最为富裕的地方,要想统一全国,中原是必取之地,为了蜀汉的百姓,诸葛亮只好铤而走险。
4、政治上。诸葛亮也明白,后主刘禅并非像刘备这样的雄主,将来一旦自己归天,那么刘禅根本无法支撑起整个蜀汉,而曹丕称帝就能看出,曹丕敢做曹操都不敢做的事,可谓是个狠角色,再说东吴的孙权,在刘备生前都对他另眼相看,而且孙权依旧年轻有为,想到这儿,诸葛亮索性就凭着自己的最后毅力,强力北伐。
以前纯属个人愚见,所有疑问,我们来互相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