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因为在选题时决定一个人完成本项课程的内容,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作量不可避免得变大了。从选题到最终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了余老师的指点和协助,还有很多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十分感谢你们,谢谢。
一、「读读日报」分析
1.定义
定义以「人的推荐」为核心的内容消费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题日报,继而围绕该日报定位的主题推荐互联网上值得阅读的内容链接,不限任何形式和来源。官方介绍为「读读日报,大有可读」,通过用户分享所见所闻,并获知有价值的新鲜事。可以看出,「读读日报」是作为移动内容消费渠道的工具,将合适的内容与合适的读者连接起来,满足人们「希望有人推荐好内容看」的普遍需求。
2.流程
文字流程
普通读者:工作时收到一条读读推送。在空下来时点开推送,发现是自己订阅的主题日报推送了新的文章。草草读过后发现是自己关心的内容,点了一下收藏。晚上睡前在自己的收藏夹里继续研读,在转推中发表了自己的感慨。退回主页翻了翻今天的热门文章,发表了一些评论后,沉沉的睡去。
日报推主:无聊翻看文章中。。。发现和自己设立价值观及其相似的文章。立马联系作者,开始沟通转载事宜。得到许可,开心XD,复制内容以及链接。然后推送给了自己的读者,并附上自己的阅读建议。
图解流程
3.APP树状图
二、情景分析及用户调研
1.访谈调研提纲
1.一般在什么情况你会使用手机阅读软件?
2.每天以什么频率使用阅读软件,每次使用大概持续多久?
3.一般是自己找内容读还是看软件推内容?
4.阅读软件满足了你日常那些需求?
5.使用多是用来娱乐休闲还是学习知识?
6.现在阅读软件的功能你满足吗?
7.感觉自己每天获取的信息有几成是自己需要的?
8.除日报类App之外,还会通过什么途径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
9.你觉得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10.对平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没有什么看法?
2.访谈记录
访谈一:TONY(21)男
Q:一般在什么情况你会使用手机阅读软件?
A:吃饭空闲时,蹲坑,无事可做,睡觉之前,睡醒赖在床上不下来时吧
Q:每天以什么频率使用阅读软件,每次使用大概持续多久?
A:一定要说频率的话,3-4次吧。持续多久不一定,看情况,有时候没事做看好久也是有可能的。
Q:一般是自己找内容读还是看软件推内容?
A:都有吧,软件推荐的比较多。但几乎都是按喜好推送的,也有自己比较关注的方向,自己找内容一般是在别的地方看到了话题,为了了解他,再来查找些内容。
Q:阅读软件满足了你日常那些需求?
A:说大点的,满足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吧。说小点,利用了一些碎片话的时间,发呆的罪恶感少了一些。
Q:使用多是用来娱乐休闲还是学习知识,比较喜欢哪类内容?
A:都有吧,我个人比较关心科技类资讯,算是一些学习?也会看一些足球啊旅游相关的内容,算娱乐吧。其实就是消磨碎片时间。
Q:现在阅读软件的功能你满足吗,就使用功能方面?
A:基本满足吧,设计也都很人性化了,也可能还有自己也没感觉到的需求。
Q:感觉自己每天获取的信息有几成是自己需要的?
A:其实这个需求怎么定义呢。其实就是利用碎片时间,只要读了就有意义。应该是对生活有帮助的那种吧。其实还不少吧,有时候会遇到印象比较深刻的文章。能有个3成顶多了。
Q:除日报类App之外,还会通过什么途径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
A:微博?微信公众号看的比较少。微博更个性化一些,得到的内容针对性更强,还短。
Q:你觉得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A:额,看过以后还能仔细思考的文章不多,影响深远的几乎没有。其实开阔开阔眼界也挺不错的。有时能发现一些表面现象之下的逻辑吧,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就很不错。
Q:对平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没有什么看法?
A:大部分人都会有很多碎片时间吧,可能大家有不同的使用方法。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一篇文章适不适合碎片化阅读就不好说。这种习惯对人的粘性还是很大的。
访谈二:Yomesry(19)女
Q:一般在什么情况你会使用手机阅读软件?
A:睡前,中午吃饭。这些软件上课不看,上课一般都看微博。
Q:每天大概使用几次阅读软件,每次使用大概持续多久?
A:三四次,每次15~20分钟
Q:一般是自己找内容读还是看软件推内容?
A:推的但是一个里面有些连载会找来看
Q:阅读软件满足了你日常那些需求?
A:增加知识储备?拓展视野?想看喜欢的作者最近更新的文字。还有的话,比较新奇的东西,会看一些最新的设计啊什么新的发明啊,找找灵感。
Q:现在阅读软件的功能你满足吗,就使用功能方面?
A:觉得很多的内容拓展的不够。就没有什么链接,延伸这个内容的更多内容,或是类似的内容或者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信息。现在这些软件的分类做的很鸡肋。要是评论之间也能互相评论就好啦。
Q:感觉自己每天获取的信息有几成是自己需要的?
A:三到四成吧。
Q:除日报类App之外,还会通过什么途径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
A:百度。微博。内容比较全面。想找到基本能找到。
Q:你觉得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A:有意义的一般在设计上会有点帮助吧。还有的喜欢的内容,会摘录,人会开心会感觉有自己的空间。其他的六七成的话可以增加知识广度吧,会了解到更多方面的东西。
Q:对平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没有什么看法?
A:觉得挺好的,不会占用太大的时间,又能看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访谈三:Dreams(20)女
Q:一般在什么情况你会使用手机阅读软件?
A:睡前,吃饭,排队,坐车,等人或者休息的时候。
Q:每天以什么频率使用阅读软件,每次使用大概持续多久?
A:一天4次以上,每次看五分钟到一小时以上了。
Q:一般是自己找内容读还是看软件推内容?
A:大部分情况看自己想要的,有时候推送跳出来也会看看,一般会看自己关心的推荐内容。
Q:阅读软件满足了你日常那些需求?
A:无聊打发时间,获取知识,娱乐,这些都有。
Q:使用多是用来娱乐休闲还是学习知识?
A:比较多的是休闲和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比例比较高,娱乐其次吧。
Q:现在阅读软件的功能你满足吗,就使用功能方面?
A:推送有的时候推的信息很多我不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不推送。别的复杂的功能用的很少。有的打赏功能很鸡肋(很尴尬),很多内容变成了付费的内容就不想看了。
Q:感觉自己每天获取的信息有几成是自己需要的?
A:需要的应该就是比较实用的内容吧,我的话应该是8成吧。毕竟是看标题就会筛选掉好多不想看的,看标题的不错的大部分就是自己想要的。
Q:除日报类App之外,还会通过什么途径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
A:百度、搜狗或是一些短视频的APP。短视频很方便,休息的时候在那边放着不用一直盯着看。而且有些内容做成视频或者动图更容易让人接受吧。搜索引擎针对性更强一些,新闻什么的也多一些。
Q:你觉得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A:一些娱乐新闻,有了这些和朋友啊同学啊也多了一些谈资。还会知道一些常识类(科普)知识,以后也会对生活有些帮助,也可能对专业学习有些帮助。
Q:对平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没有什么看法?
A:高效利用一些空余时间,这种方式我还挺喜欢的。不过在平时使用的频率和时间上要注意节制吧,不能太过占用时间和精力吧。只做生活的佐料的话,再好不过了。
访谈四:TONY(Tony的老爸)(50)男
Q:一般在什么情况你会使用手机阅读软件?
A:中午休息,没事可做,睡觉之前时。
Q:每天以什么频率使用阅读软件,每次使用大概持续多久?
A:十次左右吧,5到20分钟不等。
Q:一般是自己找内容读还是看软件推内容?
A:推荐的比较多吧,有时会有目的的搜索一些内容。
Q:使用多是用来娱乐休闲还是学习知识,比较喜欢哪类内容?
A:主要是休闲,学习,娱乐比较少。会了解一些时事,健康知识,文化知识,摄影,购物之类的。
Q:现在阅读软件的功能你满足吗,就使用功能方面?
A:够用,比较满足。有的过于复杂反倒违背了初衷。
Q:你觉得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A:健康知识,文化知识,都很有用。也能跟上时代变化,多接触一些新东西。
Q:对平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没有什么看法?
A:平时工作忙,空下的时间都比较零碎,接受这种方式也不算是主动选择。希望这类软件,包括阅读内容都能更简洁。
3.生活中的需求情景
场景一:秦先生中午在食堂吃饭,因为是单身狗也没有人陪。上了一上午的课,准备犒劳自己一顿,慢慢吃。可排队很无聊。想起昨天夜里西甲首轮揭幕战,想看看巴萨有没有开门红。
有APP:排队时找到足球板块,看到球队新闻。吃饭时继续浏览内容,发现新赛季的英超也打响了揭幕战。
无APP:百度巴萨或者西甲。
场景二:秋小姐复习了一晚上的雅思,夜深了。因为是单身,睡觉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爬上床,准备睡觉了,但是又睡不着。
有APP:翻看自己喜欢的八卦,看看欧巴们最近在干吗。
无APP:背单词强行睡觉。
场景三:李先生,一个上班族,朝九晚五。公司离家比较远,每天都挤地铁,一线城市的早晚高峰让人备受煎熬。可想起家里的曲奇(两岁的金毛)心里就暖暖的。回家心切,挤地铁总是很漫长。
有APP:看看今天的股市动荡,科技相关的一些新闻。不知不觉就和曲奇重聚了。
无APP:只能盯着隧道里的动画广告。
场景四:龙哥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大学学的工业设计也很热爱自己的专业。至今没有稳定工作,平时接一些私活,过的也不错。每天不用早起,起了床不想下床只能对着空气发呆。
有APP:翻看自己关注的一些设计动态,发现一个不错的展快要结束了,准备今天去看看。
无APP:打开电视看看朝闻天下。
场景六:翔翔是一个高中生,平时酷爱制作模型。也在网上po过一些图片,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他很想结交更多同好的朋友,共同进步。
有APP:发布自己的制作过程。还可以看一些圈子里厉害的大拿的作品,转发评论。
无APP:在贴吧发帖。
4.场景分析(定义、动机、体验)
二、竞品调查
从大众到冷门,挑选市面上口碑较好的6款同类产品。分别从三个维度去细分比较,然后总结特点。
1.APP日常使用维度
总结:6款APP操作模式大体一致。版块设置以及内容来源是差异化的重点。
2.功能维度
总结:阅读核心体验功能点基本完全一致,两个新闻类客户端功能过于臃肿。
3.场景维度
4.竞品分析小结
这些APP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每个APP都有各自的杀手锏。不过横向对比过后,每个APP的短板同样明显。APP们都偏爱碎片化阅读,可是没有哪个针对碎片化这个特质做出更极致的优化。阅读与社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APP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对接了这两个用户行为。做的最好的当属读读日报,在后面做自己的产品也会一它为榜样。内容来源的差异性也是影响体验的重要因素,APP对资讯上游的把控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四、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以及统计
2.可行性分析
五、设计目标
六、人物角色
七、情景故事创新、需求定义、流程和功能
八、交互架构
九、流程设计
十、流程界面设计
1.流程设计手绘草图
2.中保真流程界面
(1)搜索内容、加入圈子
(2)消磨时光、拓展阅读
(3)快速阅读、针对碎片化阅读的一系列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