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形式“变种”拆穿形象“伪装”

破除形式“变种”拆穿形象“伪装”
巨野县龙堌镇纪委 吴昊

近年来,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一些形式主义“新变种”与新形象工程的“障眼法”却悄然出现,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成为了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准施策,破除基层形式主义“新变种”,拆穿新形象工程的“障眼法”。
基层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有的地方在工作中过度留痕,看似工作有条不紊,实则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有的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点上,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对整体工作的推进却成效甚微;还有的打着“创新”的旗号,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新举措”“新方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新形象工程的“障眼法”更是具有迷惑性。有的地方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将城市建设得光鲜亮丽,却对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还有的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为了应付检查考核,搞数字脱贫、虚假振兴,严重背离了工作的初衷。
要破除基层形式主义“新变种”和新形象工程的“障眼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等方式,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树立正确导向。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材料、报表、数字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日常考核、年终考核与群众评价、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让那些真抓实干、为民服务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的干部受到严肃问责和处理。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基层形式主义、形象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要建立健全形式主义问题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同时,要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形成有力的震慑。
破除基层形式主义“新变种”和新形象工程的“障眼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基层工作回归本真,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