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便开始了住校生活,每天跟小伙伴一起,倒很少思念父母。每次周五回家,老妈总会备好丰盛的饭菜,在门口张望着我们,等我们一到家门口,她便迫不及待地接过我们的书包,嘘寒问暖一番,两天一晃而过,没到星期天下午,老妈就会不停地忙碌,帮我们准备饭菜、衣服、学习用品,不停地叮嘱,那时的我总是嫌弃她的唠叨。
年幼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某些不经意的行为甚至表情,都曾给妈妈带来过多少的担忧和伤心。有一次离家去学校之前,我和妹妹因为一点事情闷闷不乐,老妈在旁边百般讨好,在小伙伴快要来家约我们的时候,我们仍然嘟着嘴、一句话也不说。老妈一下子就急了,带着祈求的声音对我们说:“我多么希望你们出门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样子,每次我只要发现你们离家的时候不开心,我就会整个星期都不开心,总会担心你们在学校过得不好。”
我们渐渐长大,进入高中后,一学期就只能回家两次了。每一次短暂的假期后,便是最伤感的分别,老爸老妈总会把我送上公交车,千叮咛万嘱咐,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再也不讨厌爸妈的唠叨,倒是会耐心幸福地听着。每次公交车来临之际,老妈就会转向一旁,眼里闪着泪花,但却从来没在我面前哭出来过,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跑上车,深怕他们看到我模糊的泪眼,车很快驶出,将爸妈眺望的身影远远地甩在身后,直到消失。
后来,我和妹妹越走越远,我去了北方一个城市上大学,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一学期最多回家一次。每次走之前,爸妈都会拿着厚厚的一摞由各种面值组成的浸满了汗水的血汗钱,交到我的手上,每次老妈都会说:“这一走又是半年”,我们总是安慰她:“半年很快”,她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不停地交代:“在外注意安全,要常打电话。”
为了方便和我们联系,老爸老妈在我们进大学的时候,买了个手机。
他们的手机很少响起,但是哪怕我一个月才打一次电话,那边就会立马接通。他们每天都将手机带在身边,时刻等着我们的电话。老爸不善言辞、也不用语言表达我们的爱,每次接通,总是三言两语过后,便将手机递给了早就在一边迫不及待发言的老妈,她一接过电话,就不断地问这问那,有时候我有些烦躁,便说:“妈,那就这样了啊,你们忙吧”,她不理解其意,总会说:“我们不忙,一点也不忙。”
虽然时刻都期待接到子女的电话,老爸老妈却很少主动打电话给我们,他们总怕打扰我们的学习,总担心我们在上课。至今为止,他们打电话给我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两次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有一次是在我大二的时候,暑假之后,我一个人去兰州,到成都转车的时候,没有买到当天的票,手机也快没电了,就急忙给父母发了一条短信:“我在成都转车顺利,票这些都买好了,不要担心。”发完后,手机就没电了,我在候车厅待了一晚。第三天早上,我一到学校宿舍,手机插上电源就打电话给老爸,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到底到哪里去了,我们到处找你”,我才知道,在我关机的时候,他们整夜无眠,不停地打电话,打给了我的同学,我的老乡,我的亲戚,以为我在路上丢了。在电视上看到兰州火车站发生了抢劫事件,就更加着急,整夜没睡觉,他们还拜托我舅舅打电话到成都火车站、兰州火车站都问了个遍。听到了我平安到校,他们除了有一点责备,更多的是安心,开心。
第二次是两年前的寒假,腊月的一天,我去县城参加同学聚会,走之前忘记将手机充电,我跟爸妈说:“我今天要是没回来,就可能是住到了城里外婆家或者姨妈家。”到了县城,已是下午时刻,老同学想在一起多玩会,就短信给我妹妹:“今天不回家了,明天回”。晚上我没有去亲戚家,跟一初中同学住在旅馆。第二天,因为堵车,下午五点多还没到家。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刚下车,就看到妹妹在下车处焦急地等着,我当时还纳闷,心想:她怎么知道我现在到?一看到我,她就开始责备:“电话也打不通,你就不知道给家里打个电话,爸妈担心地饭都没吃,爸爸已经到县城找你去了。昨晚开始,就给亲戚打电话找你,都说没去他们家,爸妈以为你出事了。”我当时气坏了,说:“我这么大一个人了怎么连这么点都不放心,烦死了”,抱怨了一大通。回家后,一眼见到妈妈,她开心极了,我却生气地埋怨他们,妈妈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了,不停地给我解释,自言自语道:“只要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老爸回到家后,除了高兴以外,也没有一点责备和抱怨。
后来因为这件事我特别内疚,确实,不管他们对不对,都是因为担心、在乎我,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们以外,谁会在意是否联系得到我,我在哪里。如果哪天我消失了,除了老爸老妈,谁会疯了似地找遍所有角落。别说地球还会转,世界上该有的热闹也一点不会少,我的那些可爱的朋友知己应该会担心我,但过不了多久他们也要继续自己的生活;我的恋人应该会找我,但慢慢地他也会找到另外一个女孩,重新开始。这些角色原来我扮演的角色,都会有人替代,只有父母,会吃不下饭,会急得团团转,会整日以泪洗面。
永远也忘不了这两次,他们为数不多地主动给我打电话,只是想听到我的声音。活在这么多人的世界上,有人会把自己如此地当回事,当成不可或缺,没有我他们不能继续生活,我是多么地幸福。
后来,我又去了远方读研;再后来,我选了一个离他们近一点的城市工作,老爸老妈头发开始白了,背也变弯了,每次离家,他们都会在远去的公交车后张望,坐在车上的我,望着他们单薄的身影,是那么地牵挂。但是,不管是半年见一次,还是半个月见一次,有一个习惯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一周至少打两次电话回家。只要几天没打电话,我就会焦虑不安。所以不管人在哪里,忙不忙,心情好不好,工作顺不顺利,我都会经常拨通那个早已熟记于心的号码,每次都会尽情地在电话里笑,让他们知道我很好。
大部分时候,只要一拨,那边就会立马接起电话,有时候跟老爸聊聊天气,有时候跟老妈话话家常,每次挂电话的时候,我都默默地欢喜。也难免有些时候,他们的手机没电、或者不在服务区,听到那边传来:“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或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时候,我心里都会胡思乱想,七上八下,放下手头工作,不停地拨打,直到听到那边熟悉的声音,我才会安心,就像吃了定心丸。
我明白了爸妈那两次疯狂找我时的心情,我和他们不都一样吗,都只是想听到对方的声音而已,那声音给了我们继续生活的勇气,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微笑的来源。
我多么希望,在我的一生中,不管何时,只要一拨打那个号码,你们就会立马接通,嘘寒问暖,不停唠叨,哪怕只是一个熟悉的“喂”字,我也会会心一笑,知道你们还安好,我便安好。我多么希望那声音能陪我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