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的我,心心念住一个小房子就感觉很满足,你看看小房子多好打扫啊,又有安全感。而自从有了孩子,年岁渐长后,便开始惦记着努力奋斗换个大房子。这一刻,便开始觉得我不懂的还有很多,比如,不懂你为何恐婚?不懂为何一个女人变成母亲后,事业心就不可自控地直线下降?
当然,有钱人的世界我更不懂。
前几天,一位妈妈邀请我去她家的新房聚会,一进去我感觉要迷路了,上下五层的别墅吸引得我细胞都要跳舞了,在房子里不由得走来走去,来回穿梭,楼上楼下的跑,变成一个天真的孩子。似乎,这空旷的空间,让我整个人都变得自由了;更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满眼都是奇迹。
我是如此喜欢这个大房子,但当我静下来时,便开始觉得:一本喜欢的书都能带给我极大的满足感,一棵茂密的树木都会令我感叹欣赏,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我何苦要追求那么多?
尤其昨天从班里回来得晚一点儿,都令我烦躁,因为我必须早早回家见到我的孩子。我的母爱从有了孩子那一刻,便泛滥成灾。我忘掉了自己其实也是个爱美的女人,下班了也可以溜达一会儿再回家。但不行,孩子快考试了,我还想看到他那张纯真又睿智的笑脸,这个更让我满足。
所以,当别人说我原本可以是一棵苍天大树,却变成了一个小盆景时,那感觉就像我原本也有能力买一个五层别墅,却住到了小公寓,还自得其乐的。嗯,我除了哈哈大笑之外,却也发现真正的自己,太享受小盆景的状态了,比如:爱孩子爱老公爱所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就这么简单。
长成大树是需要代价的,经历多少风雨才可茁壮起来?犹如为了事业,得放弃多少陪伴家人的时间?看看我的思维,就知道我里有钱人的距离得多遥远。
“怎么这么着急回家?”
“嗯,我想孩子了,一天没见着呢,我下班后必须得看到孩子啊。”
“那你得克服啊,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啊。”
“是的,我确实离不开孩子啊,那我也不想克服啊。”
以上是我和同事下班后的对话。
像我这样情感饱满充满母爱的女性,如何成为一个有钱人?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想留给家人,只想成为一个家庭主妇,爱孩子陪老公,看书写字养绿植,然后去树林走走,生活便觉完美。
金钱离我得多遥远啊?五层的别墅更别说了,只好去人家房子里做客聊天再跳跳舞。
想起“穷开心。”我很开心,但却从来不觉得自己穷,好像富裕得不得了。喜欢简朴的生活,俭以养德,宁静致远。这一切离心灵的自在得多多近啊?我是多么会安慰自己的懒惰和知足常乐啊。
下班晚了,见孩子晚了,心里便很急,感觉不想上班了,讨厌城市生活,想住进村子里养花养狗。对我而言,一棵树一本书一只狗,肯定比一支香水一管口红一只包包更具诱惑力。我有一个穷开心的世界,自给自足,像一朵莲花,心自清净。
喜欢树林、寺庙、动物、喜欢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人、喜欢这个五层别墅,希望朋友生一堆孩子养一只狗住满每一个房间。
我跟朋友说,再生几个孩子吧,让这栋楼充满欢声笑语和娃娃们的哭闹声,这多好玩儿?
看来,我的孩子只好住小房子了。不过我想,陪伴他和住大房子的价值比起来不会少。
当然,一位老朋友50多岁了,孜孜不倦的依然在奋斗,他并不缺钱,但那对他而言是生活的价值体现,也是在挑战自我的极限。
工作即修行,我却只想顺其自然的修行。
总归,“除了死法,都是活法。”感谢我的地理老师在我高中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至今,我觉得这句话对人心都具有很大的疗愈作用,也令我更容易知足常乐。
我一向很尊重靠自己努力奋斗获取成就的有钱人,但事实看来,我对有钱人的世界却更加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