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这院里的人也是惊惶不安,这院里的大丫头昏倒了,生病了,要报这皇后娘娘的,昨天大皇子大婚,这报的太监就犹豫了一下,小公主的婢女就跪下了,保证让这大丫头尽快好起来,不耽误做事。
太监也觉这非常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不好,丟了饭碗事小,别莫名其妙的没了性命,听说那皇后娘娘喜怒无常,都是因为这老皇帝不待见她。
天天就拿大皇子出气,这大皇子是个孝顺的孩子,看着高高在上,可是在老皇帝那,老皇帝让他让着二皇子,回到皇后那,就被皇后娘娘骂,这大皇子夹在中间也不容易。
这太监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别去找霉头了,这丫头说了,给这大丫头熬药,这老中医的药好,一个皇宫的人都知道,吃了一定好,就这个样子吧,过两天我再来看看,不好再把她弄出去,这太监嘟囔着走了。
再说小公主的婢女见小公主昏倒,赶紧指挥人把小公主抬到寝房,就赶紧拿着方子抓药,出门看到大皇子的小厮,问姐姐:“这给谁抓药?”这婢女就说是这院里的大丫头,突然病了。
谁知道这小厮巴结的说道:“姐姐我去给抓药,你在这等着拿就行了。”这小公主的婢女不愿意,想亲历亲为,谁知道这小厮说了:“姐姐,这大皇子有令,只要是这院子里的大丫头有事,我们都要好好帮忙,谁帮的好,有赏。”
这小公主的婢女讶异的听完这小厮的话,看着这小厮巴巴的眼神,就拿出来方子,让他去抓药,这婢女本就是个谨慎的丫头,早把方子重抄了一份,贴身放着,等小公主醒了给她看。
这小厮喜滋滋拿着方子,到大皇子那领赏去了,这大皇子嘱咐的,只要是这院大丫头的事都要通知他,谁不报被他查到,定打一百大板,撵出去。报了一定有赏。
果然这小厮一递话,大皇子就自己出来了,拿过方子,让跟他出来的医生拿药,这医生一会儿就把药给抓好了,说这方子是个发烧病人的。
这大皇子见药抓好了,递给小厮让他快送过去,看这大丫头吃过药了来回他,并让人给了这小厮一锭金子,这周边的人都看呆了,这大皇子真大方。
这小厮出去一会儿就把药送来了,这速度也是神速了,小公主的婢女暗暗高兴,小主子早吃上药,早好,她也没多想就给小主子煎药了。
这里小公主昏迷不醒,那里婢女把药煎好,倒了满满一碗,在两个丫头的帮助下给这小公主灌下去,没想到这药真神,一碗药下肚,这小公主就清醒多了。
她艰难的睁开眼睛,弱弱的要水,她的婢女也没敢睡,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小公主倒了一碗水,小公主一气就喝光了,这婢女又按着方子熬这另一碗药。
熬好后又给小公主灌进去,灌的一滴不剩,这小公主烧就退了,这婢女又给她喝了碗水,这小公主就安稳的睡去了。
因为睡的好,天亮了谁也没喊这小公主,都各干各的活了,这大皇子还派了几个小厮,四个丫头来帮干活,让这院子里的人感动的哭了。
这人多力量大,这院子的事有条不紊,什么都没耽误,这小公主其实好了,只是心结,过不了这坎,她还不想起床,空洞洞的躺在床上,一会儿就泪眼汪汪,也不知道想的啥。
就这样子半个月就过去了,这大皇子还来看了三次,每次都带了不少好东西,这墙糊百把都透风,这里的事,大皇子妃知道了,二皇子也知道了。
大皇子妃来的勤了,每回都牵着这大皇子的手,她想看看这院的大丫头啥魅力,她这表哥她知道,自小对啥都淡淡的,啥时候为一个人这样上心了。
其实是这刘天雅嫉妒了,她一心喜欢的就是他这表哥,可他这表哥就是在走形式,对她淡淡的,这会好像要收买她,想让她答应什么事。
她想看看什么样的女人让她表哥费心,当这刘天雅看到小公主的时候,这小公主好像魂不守舍,一边回答着大皇子的话,一边不知道这心思跑哪去了,好几次都答非所问。
这刘天雅一看,这后院咋藏着一个美人呢?看这气质没谁了,她都觉得有些自愧不如,这是她想不到了,因为自小她就知道,这天辰国的美人,她称老二,就没有谁敢称老一。
今天她不敢这样子想了,说这宫里的静妃漂亮,这院的大丫头比那静妃更美,她也比不上这个大丫头,怪不得表哥这样子上心。
照这个样子,表哥是有所想的,她只有酸酸的,等着这结果是什么,这二皇子接到情报,也奔这后院来了,他看到这大皇子与这刘天雅手牵着手,一副恩爱的样子。
心里有气,但是只有酸酸的看着,他也不敢造次,这院的大丫头听说被大皇子看上了,这大皇子像个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天天往这跑,弄的大皇子妃也时刻跟着。
二皇子看到了,冷眼旁观,发现这大丫头魂不守舍,也不看这大皇子,都是那大皇子在那剃头担子一头热,这大丫头也不知道在想啥。
这二皇子就奇怪了,这丫头再想啥呢?这事都来到门口了,她这心在哪里呢?这二皇子也好奇了,不走了,这大皇子走,他再走,这大皇子来,他就来。
冷眼旁观,他看到这大丫头都没把心思放这里,好像一个人在那里,一会儿摇头叹息,一会儿眼泪汪汪,也不知道在想啥,大皇子脾性本就好,陪在那里默不作声,这刘天雅就在那牵住大皇子的手秀恩爱。
这每个人都各怀心事,这二皇子天天来,一来就拉着这大丫头说话,明显的这二皇子感觉这大丫头很不开心,也没见她对这大皇子来开心过,好像她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小公主还就怕这二皇子,二皇子给她说话,明显是在气大皇子,让那刘天雅高兴,为啥?这刘天雅一看二皇子上心了,她这丈夫就没有危险了。
这大皇子也是命该如此,为啥?心里的等级观念太强,这大皇子又不是眼瞎,他一进这院一眼就看上了这新来的大丫头,他是情窦初开,来到这想看这大丫头,回到自己的宫里想的是这大丫头。
如果是二皇子像大皇子这样,朝思暮想一个丫头,早抢自己院里面去了,哪会像这大皇子那么多事,什么身份了,地位了,这大皇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后眼里。
这皇后发话了,这大丫头就是个丫头,你那正妃位子不是一个丫头坐的,你要是敢不听我的,我就让你那丫头消失,如果听我的,等你娶了正妃,这个妾娘就不问了。由你当家做主。
怪不得这大皇子天天来,就是想把这大丫头收房,大皇子也没给刘天雅说,他拿这刘天雅就是个摆设,你看二皇子爱的死去活来的,他还烦的要命,他就喜欢这院的大丫头。
这大皇子的一举一动哪能瞒过这二皇子,这二皇子就给皇后对他的一样,对这大皇子,二皇子想的是就不能让这大皇子得成,这二皇子就看这大皇子想成事,他头一天就把这大丫头抢他那院去了。
这一下小公主来的人可炸了锅,婢女满机灵,赶紧就通知了这大皇子的人,暗卫赶紧就找他们家姑娘去了,为啥?这静妃就是李玉的小女儿,老皇帝在宠的妃子。
因为爱慕心切,思念至深。大皇子一听着急了,这大皇子就像父皇求助,要他父皇给他赐婚,这皇帝说一个妾,你想要,直接收了就行了,还要他给赐啥婚,大皇子长这么大很少求老皇帝,都是这老皇帝要求这大皇子。
看这大皇子站那不走了,老皇帝说这个是小事,父皇给你一张圣旨,你把她收房就是了,你是不是怕你那个娘,大皇子也不多说,这老皇帝写好圣旨。
这大皇子又发话了,父皇这人在二弟那里,你得先把她弄出来,老皇帝一听就来气,你看上的人,你弟咋给弄走了,大皇子说不知道。
这老皇帝看这大皇子半天能说上来一句话,想开了,他娘是他娘,他是他,这孩子那个老实劲,他都怀疑是他的种,要不是他从没离开过皇宫,这老皇帝开始怀疑这是他儿子,你看那二小子,天天张牙舞蹈,哪有一会稳当气。
老皇帝叹了口气,喊他的太监:“小三子拿我的手谕,去到二皇子府把那大丫头弄来。”这小三子诺了一声就去了。
二皇子府他爹的太监也不太好进,这小三子有手谕,今天进的满利索,这小三子很会办事,要不也不能站在老皇帝门口,你看他目不斜视,一直到二皇子寝室门口。
站在那里就说了:“皇上叫来要人,大皇子在那里等着呢?”这二皇子就让他的人打开门,说:“你进来看看,这大丫头就在我床上,你让皇上自己来要吧。”
这小三子不说了,为啥?这兄弟争个大丫头,这二皇子赢了,都这样子了,大皇子还要啥?这小三子退了回去,直接回复老皇帝去了,大皇子一看没带出人,正在那着急。
再说这大皇子不是在老皇帝寝室吗?这会咋出来了,原来静妃来了,老皇帝正在里面安慰静妃呢?为啥?静妃也是来要这大丫头的。
这老皇帝听了静妃的哭诉,心想这大丫头来头不小,这二小子有眼光,可不能就这么抢了去,咱要正娶,这样的丫头打着灯笼都难找。
这大皇子再要,爹都不能给他,这是咱天辰国的福气,爹在想这皇后给她儿娶媳妇刘天雅,我要到哪里给你弄个正妃,盖过这刘天雅,这叫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
这老皇帝在安慰静妃稍安勿躁,他这侄女既然来了他天辰国,就是这天辰国的贵宾,谁敢在他头上动土,直接就是活腻歪了。
这静妃就说是这二皇子,这老皇帝心想有些棘手,可老皇帝不是怕他儿子,他那儿子浑不戾的,只听说他这二皇子正妃的位子是给这刘天雅留的。
没听说又看上谁,老皇帝在那里嘟囔一会,说小三子:“那些个暗卫该敲打敲打了,这消息送的他都不知道,要他们干啥?”这小三子就诺了一声
这大皇子听小三子一说,人就不大好了,老皇帝也看到了,为啥?老皇帝还是头次见大皇子这样,像整个人生都罩在阴影里,还固执的不走了,就要这老皇帝去要人。
这老皇帝当然要去要人,不过不是为了大皇子,而是为了他家静妃,这静妃可是老皇帝的眼珠子,这皇后娘娘都不敢上门的主,这老皇帝带了这静妃回来,严令这皇后娘娘的人进这静妃门。
这是天辰国上下都知道的事,这静妃也不属于这皇后娘娘管,只有这老皇帝能管,当时把皇后娘娘气的不轻,可她也没有办法,君子雪耻,十年不晚。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