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已经在老师的心目中深深扎根了,尤其是2011版新课标实施后,语文老师老师研究课堂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但是对于年轻的语文老师来说,在这缤纷的语文世界里要想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不能苛求面面俱到,应该把握好一节语文课最基本的标准,才能不迷失航向。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
检测一节课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为这些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越明确,你前进的速度会越快。《挑山工》这篇课文或许大家都学过。挑山工之所以挑着重担还能比游人先到山顶,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明确而坚定。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们,我们更要目标清楚,心无旁骛(因为我们暂时还不具备旁骛的能力),但是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从教参书上搬到教案上,从教案上搬到课堂上,而是应该分解融化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在这一节上着眼,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课程目标,其次最重要的是考虑学段目标及单元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准确地认识到本节课在学段与单元中所处的位置,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才会是渐进而有序的。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在1——6年级都会出现,甚至在语文的每一个课时中都会出现。但是每一个年级、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明显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要设定这样的目标,更要知道如何来完成、落实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朴实
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因为教学过程的设计牵涉到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等,把教学过程安排得科学而具体,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到知识,收获能力。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朴实,要能遵循教材的编写特点、符合学生的学情及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
导语的设计要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导语不要应加上去,。因为导语除了担负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导语设计要有计划,还要符合课时本身的教学内容,让导语成为教学内容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让导语能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进入预设的教学轨道和教学环境。好的导语能引发学生开拓性的思维,使学生的感情进入求知的亢奋状态,以快速和作者及编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做到有启发性、趣味性与鼓动性,为完成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教学小结的设计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编筐编篓,全在结口”,可以使本堂课所授内容的再现,使所授内容得以概括、系统、深化,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铺垫,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课堂结尾要干脆、紧凑,不要拖泥带水,更不要穿靴戴帽。
三、词句段章的训练——关键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知识的传授为主,正如课标所要求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这种培养是要靠老师在每节语文课上坚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结果。在设计一节课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就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词句段章的训练。由于语文知识的复杂性,我们在一节课对这些内容的训练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有重点的训练,也就是要抓在关键处。例如《坐井观天》一课,由于课文浅显易懂,再加上对话较多的特点,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话朗读的练习,认识问句与感叹句,知道他们的读法,并练习说问句与感叹句《秋天的雨》一课,抓住中心句进行段式的训练,或者抓住比喻句与拟人句进行修辞的训练,也可以抓住有特色的词语进行积累性训练。总之,词句段章的训练要与文本特点、学段目标及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有机的结合,避免脱离整体的点式训练,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承接性。
四、学生主体的发挥——真实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早在1917年,陶行知老先生就曾经强调过,让学校成为学校而不是教校,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上一定要体现真实二字。
1、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坚决不做。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往往有很多事是我们学生自己能做的,却被教师包办代替了。例如一些学习提示,背景链接或词语的复习领读时,完全可以由学生自行阅读或领读,不仅起到展示的效果,更可以激发全班同学争当小老师的积极性。
2、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给学生是时间和空间,让问题真正在学生的思索中得到解决。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会有学生举手,老师也会很开心地表扬并激励其他学生:“看,xx同学多聪明,我们请他回答,好不好!”这样做,看似高效,其实也往往是在这时候,大部分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被抹杀了,班里的“小懒汉”也会越来越多,被动接受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另外就是在孩子思考时,教师会急于给提示,生怕学生的思考会耽误自己教学的时间。这样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趋向统一,创新的元素会越来越少。
3、讨论、交流与小组合作要得恰当。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下一个最重要的理念,但也不能呢个在合作的掩盖下抹杀个体的学习能力。首先,小组合作的时机要适宜,其次小组合作的操作一定要有章可循,不能临时凑数。
五、学习方法的传授——合适
语文素养中包含着语文方法的传授,“功在课内,益在课外”,“教师为了不教”,因此在 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但是方法的传授不能生硬,要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吻合。比如概括内容的方法,在不同的年级中会有不同的方法。在《找骆驼》一课中,老师采用的是填空连句的形式进行的,《巨人的花园》一课采用的是关键词句的方法,而《秋天的雨》一课采用的是抓中心句、整合段意的方法来概括的。这样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其他方法的传授也同样如此:由方法形成能力,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六、学习能力的培养——渐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加强语用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在御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语文教学要永远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目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对学生听力、记忆力的培养更是被丢在了一边。例如出示学习提示或作业时,老师习惯于制成课件让学生看,其实这完全可以让学生听老师说,学生重复说。这不但能让学生知道学习提示,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听力和记忆力。其他 一些教学环节如果处理的好都能起到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七、课件的制作与使用——需要
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辅助仅仅只能是辅而已,绝对不能让课件成为课堂的主导。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很多时候成了“欣赏课”,各种美丽的图片,各种诱人的视频等让学生眼花缭乱,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行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再加上网络的影响,使学生不再喜欢那黑白相间的枯燥而单调的文字。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在课件上下大功夫,其实这本身对教学设计就是一种冲淡,因为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即使使用课件,也要注意使用的技巧与时机。一些纯文字性的课件尽量少用,比如学习提示、重点句子的出示、词语的复习等。因为用的多了,学生的从课本中找寻信息的能力也会下降。比如找句子,在反馈时,老师往往会把这些需要交流的句子直接打在课件上,而没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我找的句子在课本第xx页第xx段第xx句。”听的学生呢自然也不用再费力去找,只等着现成的答案。还有一些处理的小技巧适当注意一下,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一些需要强调的词句,老师往往会采用变字体颜色来提醒学生的注意,其实如果换成在句或词语下加点、划线等办法回更好,因为这在无形之中会交给学生一些批注的方法。如果课件使用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白鹅》一课中,老师制作的《鹅》诗配画的课件,所选的图片与诗歌材料刚好与文中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材料形成对比,如果正确使用就能让学生很快明确的感受到丰子恺先生的画风与文风。最后如果课件的筛选不当会和文本的内容发生冲突,影响教学效果。比如《花钟》一课选的机械钟的“花钟”与文中的生物钟的“花钟”是两个概念,老师应该加以准确区分。
一节课的成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们不能苛求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很完美,但是反思我们的课,一节课至少要有一到二个两点出现,都有让自己感到欣喜的教学环节,积少成多,我们的课就会越上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