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档电视节目,以见证经历、思索人生,创造出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没有耀眼的收视数据,无法三天两头挤上热搜,甚至一度被人吐槽,却历经沧桑、傲娇地坚持了十五年。它就是《鲁豫有约》,一碗熬了十五年的心灵鸡汤。
我们身处信息泛滥的互联网年代,各种励志学,成功学,梦想家,情怀派等等“心灵鸡汤”数不胜数,但无论哪碗,仔细看,都能发现它们根本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除了煽情就是矫情,有人戏称这叫“给汤不给勺”。
对于一档访谈节目来讲,主持人和嘉宾直接构成了节目的内容,如果只有一个特别有个性的主持人,嘉宾索然无味、没有营养,当观众对主持人“审美疲劳”之后,节目也就不会长久。主持人决定了节目的气质,嘉宾决定了节目的品质,两个缺一不可。有了高品质的嘉宾,同时,主持人像一泓清泉,深入挖掘人物事件背后的故事、探究被访者内心深处的感触,总结出令心肠气回肠的人生哲理,再深情款款抛出一段温暖而励志的人生感悟,慰平世人那颗燥乱的心。这样的“鸡汤”,自有她存在的价值和营养,十五年如此,五十年也如此。
“一段段窝心的真情,三千六百秒赤诚对话,千万次殷切回响,打造《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鲁豫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又善于煲“鸡汤”的高手。她如同一个正能量磁体,吸附嘉宾的正能量;她懂得放低身段,把自己当成一勺配料,散于轻谈漫语之间,让“鸡汤”美味而温情。
励志的人自然会给自己励志,颓靡的人也绝不会因为几句话改变自己。有些“鸡汤”,或许只是一种消遣;但也有些“鸡汤”,喝进去身子暖暖的,喝一口,给自己打打气,继续人生艰难的旅程,也好。
今天中国式众筹提问挑战赛的题目是关于鲁豫的。
坊间流传说“鲁豫采访谁谁倒霉”,我认为是无稽之谈,十五年,5000多个日子,鲁豫几乎采访了我们知道的大多数名人(有段时间甚至是每天一期),倒霉名人们当然在其中,但其比例可以说微乎其微。与其关注这些“倒霉名人”,倒不如关注一下鲁豫她自己。
如果有机会,我想问鲁豫:
“十五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该是一种何等的毅力,这力量的源泉从何而来?如果让你自己给自己做一次‘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你会给观众呈现一个怎样的鲁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