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4岁的儿子培培给我取了个名字:温柔妈妈,一开始我没在意,觉得那是孩子对我教养方式的感受。直到有一天,我因为他拖延不去洗澡很不耐烦,失去耐心,对他喊到:“啊呀,你老不去洗澡,温柔妈妈受不了了要走啦,暴躁妈妈要来啦!“结果他一下子哭起来,喊到:“不要温柔妈妈走,温柔妈妈回来!”当时突然有点灵光在我脑袋里一闪,但因为忙于处理小朋友的情绪,没有抓住。
昨天晚上给培培洗澡,边洗边聊天。我就问他:“你有温柔妈妈,还有暴躁妈妈,还有什么妈妈?”
他想了一想,说还有:英雄妈妈,好玩妈妈,公主妈妈……
我接着问他:“英雄妈妈什么时候会出来呢?”
“我害怕的时候!有怪兽出现的时候!英雄妈妈是奥特曼妈妈!”激动的小孩儿比划着奥特曼的动作,溅我一脸水,
“那好玩妈妈什么时候会出来呢?”
“给我讲故事的时候,陪我玩的时候。”
“公主妈妈呢?”
“我是王子的时候,公主妈妈好看。”
“你最喜欢温柔妈妈,是吗?”培培马上露出了温柔的神情,把脑袋靠向了我。
“最不喜欢暴躁妈妈,是吗?”他立马把脑袋拧开,摇呀摇的说“不喜欢不喜欢”,说着做了一个很愤愤的样子。
“暴躁妈妈来了怎么办?”
“暴躁妈妈不要来!”他又想了一下,说:“妈妈你不要让暴躁妈妈来,我不喜欢暴躁妈妈。”
“可是有时候培培让温柔妈妈太着急了,妈妈只有让暴躁妈妈出来了,那怎么办?”
“那我就喊温柔妈妈,温柔妈妈说话我就要听啦。”
“好的,我知道了,下次如果暴躁妈妈出来了,培培喊温柔妈妈的时候,妈妈就知道,要让暴躁妈妈回去,让温柔妈妈出来,好不好?”两个人愉快地达成了一致。
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发生了插曲。因为生病,培培头天没有去幼儿园,今天本该去,我心疼他没有睡好觉,就让他在家里睡了一上午,快到中午时他醒了,醒来就喊温柔妈妈,情绪好好的。我给他穿衣服冲牛奶,一边说着待会要送他去幼儿园,而我也要去上班,本来这是很正常的安排,谁知培培突然就生气了,他把我一直往床下推,我摸不着头脑,也有点恼火,于是我对他说:“温柔妈妈也想被好好对待,不想被这样凶凶的对待,如果培培这样推温柔妈妈,温柔妈妈就要先离开一下。”他停下了动作,却把头偏向了另一边,背对着我。
我逗他说:“你看起来不开心呀,那让好玩妈妈来好吗?”
“不要好玩妈妈!”
“那奥特曼妈妈呢?”
“也不要!”
“公主妈妈?”
“不要!”
“那要谁来才好呢?”
小家伙沉默了一下,嘟囔着:“温柔妈妈过来。”于是“温柔妈妈”抱着小家伙,小家伙把头埋进了我怀里。后来他的情绪慢慢得到了释放,才了解到原来是想和妈妈在一起,不想去幼儿园,听我一直说去幼儿园,心里着急又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才用推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是在以前,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有的时候我又没get到,所以两个人都很着急,越到后面越上火,往往以我爆发而他嚎啕大哭收场。而有了“温柔妈妈”“奥特曼妈妈”等作为表达方式时,我能很清楚地收到培培发出的潜在信息:他在这一刻到底需要我怎样去理解和陪伴他。我也发现,当我用对应的身份去回应他时,他也容易进入到一个符合人设的环境中,变得放松。到后来,培培也有了很多比如“温柔宝宝”,“可爱宝宝”,“暴躁宝宝”,“调皮宝宝”,“爱干净宝宝”之类的角色,很多是他自己取的名字,他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叙事疗法(后现代心理咨询治疗方式)中,会使用“命名”和“重组会员”。在我和培培这段经历中,将个人丰富的性格特征和表达方式,通过命名的方式将它们外化出来,使双方都具有清晰的识别度,尤其是让词汇尚不丰富的小孩子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我感觉用起来又好玩又有效,而邀请他喜欢的身份,如“温柔妈妈”来到环境中,让“暴躁妈妈”出现又离开,也可以视同为通过“重组会员”的方式,选择呈现更喜欢的自我认同。
叙事,不止是温暖,还可以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