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心里很平静,起床后坐在店里打算写小说,坐下来之后又很想写篇随笔,于是打开电脑,面对空白的文档,敲打起来。
回忆走过来的一路,发现每个阶段我的任务都有所不同,小学到初中,考试结束后,常常因为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而伤心流泪,直到现在脑海里依然会怀想起那时间面对不满意的成绩单而暗自神伤的时间。
高中时间,在即将面临高考的时候,我却动了感情,那时的悸动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年少,以为那就是一生的爱情,当我把那段回忆说给很多人听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笑话我,有时连我自己都会笑话我自己。
可是那就是我真切的回忆,后来读书的时候发现那并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幻象的单恋而已。
进入大学阶段,我也没法开心起来,每天背着书包去往图书馆,孤独感漫溢全心,因为身边的朋友不喜欢一个有点忧郁的人,所以我也没有办法融入他们。那时候我很怕格格不入的那种感觉,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突兀的存在,也对自己做不出一个中正的判断。
我每天也没法振作,那种感觉很真切,逃也逃不了,这种经历很像是电影《无问西东》里陈学冬饰演的那个学生,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吗我在寻找自己的信念或者说信仰。
后来我逐渐发现不管是高中时的不合时宜,还是大学阶段的抑郁和迷茫,那都是最真实的我,没法隐藏,也没法否认。
毕业之后去我找了一份写作的工作,那时正是自媒体文章迅速崛起的时间,我写的日记形式的文章得不到平台的认可,那时间,我尝试换一种文风来契合市场,可是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没有丝毫感觉,于是我不想再改变。
因为年轻放纵的缘故,在我杭州离职后,始终没法固定下来,去到西安后几度不顺利,最终对那里失去兴趣,选择安心在家完成客户的小说。
我习惯性地躲开人群,在阅读与写作中思考。这个社会很多人都习惯用金钱来评判一个人,有钱有权你就会高人一等,没钱没权,你自然就会低人一等。
这对于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是有害的,一个人如果做不到内心真实坦诚,那他的内心其实是有病的,恰如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时,那人的言语会轻浮,眼睛会斜视一样。
复旦的陈果讲过这么一个言论:“一个人要做到入世很简单,要做到出世也很简单,最难的是用出世的心经营入世的生活。”也就是用修行的心不断精进自己。
我自己是个崇尚真实的人,真理是我的信仰,当我有一天在暗夜里扪心自问时:觉得此生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懂得更多的真理。这也许就是无论在哪,我都一直在写作的原因吧!
朋友们,如果你能够用平视的眼光看待一切,选择用修行的心精进自己,那你就是自己心中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