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前期孩子们一起做客、聚会以及与好朋友一起出游的经验支持,本周的搭建区多以表现出行地点和出行场景。
在一次活动区后的分享过程中,孩子们在绘声绘色的介绍着自己的搭建作品:“这是我搭建的好朋友游乐场,我们在游乐场玩完了以后还去旁边的绿色的草坪上野餐了!”“天气渐渐变暖了,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又要到了,它也拓宽了我们出行的范围,天冷的时候我们只能在室内活动,天暖和了我们就可以多去户外活动了”
那么春天到了,外面有哪些随着季节而发生的变化呢?又有哪些可以为孩子们在日后的搭建区搭建提供经验和支持的呢?于是,我们准备一起走出教室,走到春天的怀抱里,一探究竟.....
于是在心中装着好奇和期许,我们出发了。
本次远足,我运用参观法,带领幼儿一次两次出去走走,亲自体验春天里周围设施的变化。带着出游的目的开展活动,孩子们目标性更强了“请你们找一找,春天藏在了哪里?我们的周围变得有哪些不一样了?”
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小草都长出来了,小小的,短短的。”
——“老师,我看到了树上开花了!是白色的花,好漂亮啊!”
——“你们看我找到了什么!特别大的菜!这是什么菜呀?”
——“喝水时间到了,我们也给小花分享一下水吧!”
......
很快,又到了接下来的活动区时间,那么有了远足的发现和体验,孩子们在搭建区又会有哪些新的表现呢?
“我们可以在游乐场旁边围一个大花园,把我们幼儿园周围的花花草草都种进去,那该有多漂亮呀!”
“我记得在学校那边还有大海呢!我也想在我的作品中搭一个大海!”
“除了搭建积木,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呢?”
“可以用五颜六色的拼插雪花片来做红红绿绿的小花!”
“柔柔软软的沙曼可以用来试试”
......
于是孩子们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还有哪些场景我们可以在作品中搭一搭?怎么搭?还可以运用什么材料丰富?进行了思考并走到去各个区选择材料,投放在搭建区作为辅助材料,讨论构思和预设材料的使用方法。很快,在搭建区不一会儿就建造起了一片丰富的场景。
春天的发现不仅仅止步于本次出行,在家中孩子们也和爸爸妈妈积极去发现和寻找。
经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有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带着问题去发现去解决,这种意识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坚持的。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们要提供能够支持孩子们经验的材料,也要为孩子们的想象空间留一些余地,为其投放一些低结构的可以自由创想的材料。比如奶粉桶的使用,可以调脱出柱子等用处,孩子们把它用来垫起来高高低低的“小树”;比如纸杯的投放,孩子们用一个踩一个的方式,来将他们变成了整齐的屋顶,在搭建过程中更了解了一些特殊的结构,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