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说到借钱,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尤其是在中国,有朋友开口借钱,不借不合适,可借出去,还不回来,于情于理都闹心!所以,打心眼儿里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文章里的观点说友情是有价的,和所有的经济学原理一样,要量入而出!
乍一听起来有点刺耳,我是个好交朋友的人,但并不会为了什么目的而交朋友,只是觉得投缘、喜欢,或者是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算一种能量的吸引吧。却从来没想利用朋友获取些什么?更多的是在交互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彼此心中的喜怒哀乐和共鸣。所以,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免会有些诧异,但好奇心也同时被唤醒了!
继续细细品味,有些朋友,当你把一定金额的钱借给他,什么时候还?真的无大所谓,甚至送给他都值;但是对于另外一些朋友或者超过一定额度的时候,就会觉得有那么点别扭了,会在意、会期待,就没办法那么豁达、那么大方了!
于是,当再我用作者的观点再去衡量这些事件的时候,不禁豁然开朗!对呀,在不同的交情和不同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付出的程度是不同的。可能和我们之间关系的深浅有关,可能和我自己当下的财务状况有关,也可能和我个人、家庭未来的财务规划有关......而当这些都是变量,都在动态变化的时候,每个当下,只有自己最清楚,到底什么是最合适自己的方式!所以在那之后,我便尝试了用这个原理去和钱工作。
身边确实有非常投缘,但经济状况不那么理想的朋友,偶尔会捉襟见肘,而当他们提出借钱的时候,通常已经是鼓足了十二万分的勇气才开口的!而我,只要评估这个金额是否是在当下的能力范围内的,是否是还与不还都可以的,只要可以,就借!同时,他们自己会惦记着,分期分批的主动还款,而这也是会让我也觉得特别开心的,因为,你知道了,他们确实是值得交的朋友,而且,你真的帮到他们了!
而另外有些朋友、同学,也会借钱,金额数量可能都没多大,但你心里就是会有莫名的别扭、纠结,那就找个理由拒绝吧,总比到时候还得找理由催债来的舒服,也比因为钱上的纠纷,朋友都做不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