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
结婚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国结婚率算法就是年内结婚人数(对数)/年平均总人口数 X 1000‰
首先,结婚率的下降,与1988年后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看一下2018年之前的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自2013年起,我国的结婚率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结婚率的下降,其实是受诸多方面的影响,虽然不可一概而论,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因素。首先,就外在因素来说,大多是由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带来的结婚成本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结婚生娃的代价越来越大了。
有时候,就算你真的热爱婚姻、热爱家庭,对生育有强烈意愿,出于很多现实因素的考虑,也不得不把结婚年龄延后。
有的人会说,过去的人穷成那样,不也照样结婚生孩子吗?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讲:人类的需求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过去的人们生活欲望止于温饱,一个家庭的情况大多是,男人在外面赚钱,家里像洗衣做饭这种事,就需要女人来操持。那时候的女人,也不像现在这样有机会接触社会,如果和老公分开的话,有可能在吃饭的问题上都会遇到困难。这样一来,过去的两个人组成家庭,更多是为了平衡生活和工作,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然而,随着教育文化的普及,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逐渐提高,更多女性开始有了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开始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加上大部分女性都能在原生家庭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变成一个人也能过好日子,就不需要在婚姻中仰赖丈夫,依附家庭而用生育价值换取生存资源了。
对男性来说,生活的便捷,洗衣服的话机器就能解决,不会做饭的话便利店外卖都可以,男人变成了没有老婆也可以活下去。加之城市里的生存、竞争压力过大,男性如今在家庭中,还要担任着“承托”的角色,婚姻对男性来说,已经变成一种附加的责任,对自由的束缚。
话说回来,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娃,绝不是只有我国面临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为了提振生育率,外国政府都有哪些实际行动:
a. 日本:将推出幼儿和高等教育免费举措;
b. 韩国: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育儿,期间每月可领40-50万韩元(约合为人民币2400-3000元)的补贴;c. 德国: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每月可得相当于税后收入2/3的补贴,最高可达1800欧元。生一个孩子,政府发放1000欧元(约合人民币8000元)补贴,享受6个月带薪产假,随后父母双方各自还可以有2年产假;d. 瑞典:父母每人可以休假240天,同时可领取135000克朗(约合9.8万人民币)的奖励金;
e. 匈牙利:从生下第二个孩子开始,夫妻从房贷到购车,都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补贴。生育四个或以上子女的母亲,还可以享受终生免税。
最近来自日本的有关女性结婚生育率进一步降低的新闻对于整个亚洲来说都是一次警报。在家庭观念浓厚且历史悠长的亚洲,女性婚育意愿的降低已经清楚的表现了出来。年龄政策让年轻人早婚早育,不如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从根本上用政策解决意愿问题。
除了社会压力给年轻人带来的结婚焦虑,思想上“推陈出新”也成为不婚主义者的旗帜之一。
大多数不婚族的人都在想什么?
1.并不是结了婚就能把幸福交给对方。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让自己幸福就已经够难了,能够互相不给对方添麻烦,就已经很好了。
2.结婚仍然要冒着离婚的风险,就像一场不确定输赢的赌注,不能偕老的婚姻就一定会有人受伤。既然怎么样都可以过日子,为什么非要结婚不可呢?
3.现代人,其实多多少少是有一点婚姻恐惧的,对婚姻该付出的责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焦虑。结婚了生活质量多半下降,下降了又未必能担得起家庭责任。
说到底,当代人对婚姻态度并不是很乐观,而且结婚本身,也变成了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
事实上,爱情没有规律,幸福也没有模板,终身未嫁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嫁不嫁人结不结婚,就像西红柿炒蛋加不加白糖一样全凭口味。幸福与婚姻从来不正相关,因为幸福不是结果,而是一段旅程。当你专注于自己所热爱之物的时候,此刻的你,便获得了幸福。如果终身未嫁是你的坚持,孑然一身是你的追求,那你便幸福。如果终身未嫁不过是被动的选择,那么,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无论如何,真正的不婚主义者仍在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走入婚姻,建设家庭,只是时间上或早或晚的问题而已。
普通人应该做到的就是不受他人的影响,要冷静分析,自己做出决定,不要盲目跟风,这样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